宝宝地图舌易致宝宝生病!

前几天喂宝宝吃饭时,我看到宝宝的舌背有红白色斑块,斑块形状不规则,界限分明,尤如地图型 。斑块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有时在舌头中间,有时在舌尖 。当时的我还不知这叫做地图舌,我还以为是宝宝的舌头弄损了呢 。
我跟一位宝妈聊起来,宝妈很肯定的说,这是地图舌 。说明你家宝宝营养不够,你得要在饮食和护理方面多注意 。否则容易生病 。
一、什么是地图舌
人的舌头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绒状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舌苔,它由数量很多的丝状乳头组成 。舌苔高1~3毫米,其间还散落着一些红色蕈状颗粒,叫“菌状乳头”(一种有味觉的组织) 。地图舌是部分菌状乳头脱落造成的,一般呈图形或椭圆形,不规则,边缘常有一圈灰白色隆起,粗看很像一幅地图 。由于经常表现在舌面不同部位,并可变换大小和形状,具有游走的特点,所以又被称为“游走性舌炎” 。
中医认为小婴儿出现地图舌一般和反复生病、脾胃功能失调(主要是脾胃虚弱、消化吸收不好)有关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因反复生病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身体储备不足,加之生病用药或发热期间饮食结构不合理、喂养不当导致的消化功能减弱、肠胃菌群失调等诸多原因,造成身体短时间内放弃某一部分非必要功能以确保主要功能的运转,地图舌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
二、地图舌的两种体征与调养
1、易反复感冒的孩子体质较虚弱,平时很容易疲劳,夜间出虚汗,大便干燥,两三日一次,面色虽有些苍白,但口唇却十分鲜红,像涂了口红一样,感冒月月有,肺炎常光顾,有时还会出现低热,用中医理论归纳就是气虚阴亏,调整方向以补气、养阴、清热为主,重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 。身体强壮了,剥脱的舌苔就会重新长出 。
【宝宝地图舌易致宝宝生病!】□脾胃功能失调的孩子体质羸弱,面色发黄,胃口不好,挑食偏食很明显,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腹胀腹痛,有的还贫血,白天一活动就会满身是汗,食疗调整重点应放在健脾开胃、消食导滞上 。消化吸收一好,胃气也就旺盛了,地图舌悄然退去 。

宝宝地图舌易致宝宝生病!

文章插图
三、饮食宜忌
(1)宜
1、应该多吃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藕粉、海带、芝麻、生坚果(生松子、生核桃)、小米、麦粉、各种杂粮、豆类及豆制品 。
2、要在饮食和护理方面多注意 。首先地图舌的出现和营养状况有关,有时是因为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的 。这时就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及锌元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瘦猪肉等,对地图舌的好转也有帮助 。
3、面色苍白或萎黄兼有地图舌的孩子,应吃一些能够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 。做成粥一方面服用方便,孩子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温养脾胃、健脾益气 。
(2)忌
1、忌辛辣热燥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干姜、羊肉、狗肉等,肥肉亦应忌口 。
2、少吃零食,尤其是预包装食品、含添加剂多的成品或者辅食 。
3、不吃膨化食品,例如薯片 。
4、不吃冷饮冰冻的食品 。
5、不吃煎炸、熏烤、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蛋、煎饼、烤羊肉串等 。
三、推荐食疗方
玉竹饮[10个月以上适用]
原料:
玉竹5~10克(建议3岁以下每日5克,3岁以上每日10克) 。
做法:玉竹折成小段,泡茶随时饮服 。
用法: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食少口渴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