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鉴定的最 佳方法

黄濬、李吉奎《花随人圣庵摭忆》“钧窑”条中曾载:“至于近代所宝贵之花盆连渣斗、鼓钉洗等,青紫相间,芝麻酱底,并缀号码者,皆为粗物,故瓷质亦特厚 。光绪初叶,乐亭刘氏极豪奢,饲猫犬饭盆,悉用钧窑,取其质厚不易损,海王村商人有以贱值得之者,彼时内府钧窑花盆内,亦不过种三文一棵之六月菊,绝无宝贵意 。曾不二十年,以欧人最重此瓷,腾涨至万金以上,识者云更二十年,钧窑恐将绝迹国中矣 。”可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数国人不识古钧瓷的精、粗,大量的古钧瓷以低廉的价格流入欧美市场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哈佛赛克勒美术馆所藏钧瓷,大部分购于20世纪早期 。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收藏市场兴盛后,人们才发现这类老窑瓷大部分早已在欧美市场流通,然而国内却少见 。

钧瓷鉴定的最 佳方法

文章插图
所谓:“一窑一乾坤,一窑一世界 。”色彩的不可控而又无比的艳丽斑斓,正是钧窑的迷人之处 。在这个世界上,你根本找不到两只一模一样的钧瓷 。正是钧瓷的“神秘之美”,像中华民族的一个独特的传统文化符号,传递着中国人的智慧!
金元时期,钧窑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以河南禹州为中 心的庞大钧窑系,钧釉瓷器成为北方地区最 流 行的瓷器品种 。明代以后,钧窑因其独特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被南方诸窑竟相仿烧,形成宜钧、广钧、炉钧等各具地方特色的钧窑产品,续写着钧窑艺术的辉煌 。
钧瓷鉴定的最 佳方法

文章插图
明代仿钧釉主要是江西景德镇官窑、江苏宜兴和广东石湾 。江苏宜兴的仿钧釉称为“宜钧”,广东石湾的仿钧釉称为“广钧”、“泥钧”、 “软钧” “纱钧” 。
钧瓷,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名窑瓷器之一,在北宋时期和汝瓷、官瓷、哥瓷、定瓷并称为五大名瓷,是当时宫廷御用的瓷器之一 。故古人有“家财万贯,不如有钧瓷一件”之说法 。现在,一件品相相对好一些的元代钧瓷碗盘,比如带红斑的元代钧窑碗盘能卖到数万元,而且市场上的价格仍在一路攀升 。
钧瓷鉴定的最 佳方法

文章插图
钧瓷之所以备受世人喜爱,驰名中外,主要原因是釉色绮丽多变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其独特的窑变工艺与其他瓷器截然不同 。她不采用绘画、雕刻等表现手法,而是靠严格地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烧制过程中温度、冷却等因素,使瓷器表面的釉料涂层的颜色和花纹千变万化,产生“窑变无 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效果 。因而颇受青睐,身价不菲 。钧瓷颜色瑰丽,厚重鲜艳,青若蓝天,白如美玉,紫胜葡萄,红比牡丹 。一件器物,可一色纯净,可几色辉映,加上变化莫测的流纹,其自然效果远非刻意追求和人工修饰所能及 。体现出典雅大方,斑斓夺目、飘逸空灵的帝王之浩然之气 。
【钧瓷鉴定的最 佳方法】在御用钧窑瓷器中主要有两种形式的铭文:一是于烧前刻在坯胎上的“奉华”、“省符”;二是清代造办处玉作匠人刻的清宫殿名,是器物陈设处所的标志,如‘‘养心殿”、‘‘重华宫”、“景阳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