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带孩子逛超市吗

超市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个看新鲜的地方,更是一个大学堂,在这里,孩子可以认知新的事物,可以锻炼观察表达等多种能力,可以学到社会交往的很多规矩 。想带2~5岁的孩子逛超市?就看你有没有足够的精力与他斗智斗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四处跑动了,对新事物充满新奇,还经常耍些小把戏“要挟”家长,又没有自制力 。    
很多超市可以看到戏剧性的一幕:孩子手摸个不停,玩具、果冻、漫画书,见一样拿一样 。临收银处,在父母的呵斥之下哭得脸红脖子粗,闹得人人张望 。真是噩梦呀!
同时,超市可是孩子不可错过的大学堂 。孩子可以认知新的事物,锻炼观察表达等多种能力,学到社会交往的很多规矩 。还培养了他们支配管理金钱的意识,明确了货币兑换等常识,益处多多 。不妨看看,聪明妈妈怎么带孩子逛超市吧!
超市是个大学堂
课程一: 认字识数
这么大的宝宝,正是认知世界的敏感时期 。聪明的妈妈,可以边购物边给孩子讲解见到的事物 。
【你敢带孩子逛超市吗】让孩子观察超市货贺上的各种食物以及其它物品 。随着他的注意力,你不断地告诉他们叫什么,引导他多看不同种类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类、糕点面包类、肉类、饮料类、糖果类等 。问他:“那是什么食物?”看他能够知道多少种不同食物的名称,看他能否从食物标签图形中辨认出食物来 。如果他能办到就要夸奖!
如果是稍微大一些的宝宝,认识少量汉字,已经学会算术了 。还可以问问,商标上的字怎么读啊 。标价出来的数字是几呀?让宝宝做些简单的加、减算术题 。
课程二:事物分类的能力
超市的物品琳琅满目,摆放有序 。家长带孩子去逛超市时,有意提醒孩子思考些问题:果冻和牛奶去哪里买?冰箱和电视在哪一层?能在卖玩具的地方买到牛奶吗?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逐渐明白超市的物品是根据功能的不同来分区摆放的:如玩具区、服装鞋帽区、食品区等等 。这样初步培养了孩子观察的能力和给事物分类的能力,并且知道了到哪里能购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培养了简单的购买能力 。回家后让孩子分门别类将东西放好 。
课程三:基本礼貌修养
妈妈多带孩子去一些家门口的社区超市,这些超市的工作人员因为和主顾比较熟悉,对孩子通常也比较友善 。在带孩子选购物品的时候,家长会首先跟他们打招呼,让孩子体会到社会交往的礼貌 。超市是一个公共场所,注意让孩子熟悉买卖东西的过程,观察周围人的言行举止,知道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买东西要排队等社会文明常识 。
孩子可能会对很多商品感兴趣,去翻动,家长应该告诉他轻拿轻放,并要求他自己尽量放好 。当然,这样的说法,可能要给孩子讲100遍,他都还会随意地由着自己的好奇心来拿取和选择,这是孩子的天性必然造成的 。但是这些话不能不说,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基本规则的问题,也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