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的“第一次”


新生宝宝的“第一次”

文章插图
随着宝宝的不断成长,会出现好多第一次,这其中包括好的“第一次”,也会有坏的“第一次”,无论是欣喜还是生气,新手家长们都要注意,该如何面对好宝宝每一次的“第一次” 。
以几个宝宝比较突出的“第一次”为例,列出其出现的时间和形式,请早教专家讲解,有针对性地告诉家长该如何回应 。
宝宝的第一次微笑
情感交流的起点
时间:
【新生宝宝的“第一次”】2个月左右
表现:这时的宝宝会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两只小眼睛到处乱看,在跟父母亲近或是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会无意识地咧嘴微笑、甚至大笑 。
笑,是宝宝最初的一种交际形式,也是与父母情感交流的开端 。
父母通常的反应:快看呀,宝宝会笑啦!
新手妈妈这时候通常会兴奋异常:宝宝会笑了,可是一件大事 。
一些父母看到宝宝露出微笑时,兴奋不已,一时高兴会忘记与宝宝互动、交流 。
纠错及应对方法:“其实,宝宝的笑正是在对父母要求与自己互动的一种表达方式 。”红黄蓝亲子园园长李曼丽表示,这时父母应该多与宝宝互动,跟他依依啊啊地对话、拿玩具哄逗宝宝,这个举动也会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 。
举例:比如,拿一些色彩鲜艳、带声响的玩具引逗,宝宝的手舞足蹈会让他的各部分骨骼、肌肉得到锻炼 。
宝宝第一次“说话”
理解沟通的开始
时间:
四五个月开始
表现:
四五个月,甚至再大一些的宝宝,他时不时会发出“依依呀呀”的声音,大多含糊不清 。
父母通常的反应:叽里咕噜的,让他自己说吧
“咿咿呀呀”地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就由他自己说去吧 。
纠错及应对方法:“爸爸、妈妈可以尝试着学习宝宝发出的声音,这会让宝宝非常开心,也会激起他发音、说话的兴趣 。”家有希望儿童教育中心负责人贾竭希表示,这个时候可以教宝宝发音,但说的时候一定要很慢,而且要反复示范 。
举例:比如,“啊”、“喔”、“爸”、“妈”等简单的韵母或是单个的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