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已达数万一克极 品田黄

自然的神奇造化,使得田黄原石有着黄 色基调的石色,常呈微透明的凝腻石质,厚薄、色泽、层数不尽相同的石皮,还有石中隐含的状如萝卜丝的纹理、表层经常出现的红色筋络(俗称“红筋”),及不滑不冰、温湿略粘的手感 。这都是大自然赋予田黄的天然特质,也是爱石者鉴别田黄的关键所在 。

价值已达数万一克极 品田黄

文章插图
【价值已达数万一克极 品田黄】田黄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 。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 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 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 。顾名思义,就是产于寿山田坑中的黄颜色石材 。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如今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 。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 。
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红筋是指田黄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 。它是田黄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
价值已达数万一克极 品田黄

文章插图
据称这是一块田黄,重57克,值 60万元 。3月19日,一场石头拍卖会在南京举行,一块高17厘米,仅一本小开本书大小,重1560克的田黄,拍出了580万元的高价 。此前,田黄的神话早已存在,2006年12月,“明17世纪田黄雕瑞狮纸镇”(经名家杨玉璇雕刻)以4167.92万元在香港拍出 。纵观数次拍卖,除却历史价值和名家雕琢手笔之外,古时的“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实为不虚 。田黄,一块普通无奇的石头,但收藏者的喜爱,稀 缺的资源,热钱的涌入把它推向疯狂的顶峰 。作为石头收藏品中的一种,田黄蕴藏着关于历史、经济的诸多掌故 。而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作为高价投资品中的一种,田黄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
田黄有无外皮不作为鉴定标准,仅作为参考 。格裂是田黄瑕疵,无格无裂是极美品 。“无格不成田,无皮不成田”,只作参考,不作鉴定标准 。“无纹不成田”,作为鉴定标准之一 。有萝卜纹不一定是田黄,但田黄必须要有萝卜纹 。
价值已达数万一克极 品田黄

文章插图
文人收藏家制作、收藏田黄印章,往往以之为载体,作为个人收藏品味及水准的展现;或以之为纽带,作为群体之间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途径 。每得一颗田黄,他们必延请名工细心裁切,精心雕刻,乃成印章 。素章自然清贵,雕钮精致古艳,天然珍 稀的田黄在文人们的手中成为书房中绝色的名品,贵气与文气相融,材质与气质兼具 。这使得整个收藏过程富有系统性,既能融入文人们个人化的审美取向,又能体会多样的收藏乐趣 。
2018年2月3日晚,北京匡时2017年秋拍“田帝玄黄——田黄专场”举槌,本场共有129件精品上拍,其中,寿山田黄“九龙戏珠”,以咨询价格上拍,4500万元起拍,经过激烈竞拍,最终以9500万元落槌,加佣金1.0925亿元成 交,打破世界最贵田黄纪录,被戏称为“疯狂的石头” 。田黄的储量越来越少,这件“九龙戏珠”是当代已知最 大田黄玺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