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袁绍就是个大白痴?从这6个决策来看,他并未做错什么!( 三 )


《三国志.武帝纪》二月 , 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 , 绍引兵至黎阳 , 将渡河 。
两处记载中明显不同 , 《三国志.武帝纪》里面又写着三个人去攻白马城 , 这里的记载没必要将没有参加围攻白马城的武将写出来 , 个人感觉这里的记载还是可信的 , 所以可能是当时沮授等人建议后 , 袁绍最终是接受了的 , 所以不是派颜良一人独自去攻打白马城 。

官渡之战袁绍就是个大白痴?从这6个决策来看,他并未做错什么!

文章插图
在多说一点有关白马之战的事情 , 当时曹操是采纳了荀攸的建议 , 分兵渡河做出要突袭袁绍后方的架势 。
《三国志.武帝纪》绍闻兵渡 , 即分兵西应之 。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 , 未至十馀里 , 良大惊 , 来逆战 。使张辽、关羽前登 , 击破 , 斩良 。
这次对决袁绍是失败了的 , 当时袁绍是在黎阳 , 但是在曹操派军渡河之后 , 显然袁绍调派的是围攻白马城的袁军 , 不然曹操也没有机会趁机斩杀颜良 , 问题是 , 袁绍为何要调派处于最前线的袁军呢?显然当时袁绍是处于很情急的情况下 , 做出的抉择 , 那没准是曹操派去渡河吸引袁军的部队 , 行军路线是朝着黎阳去的 , 而当时黎阳的驻军不多 , 所以袁绍情急之下 , 只能就近调兵 , 削弱了白马城下的袁军实力 , 中了曹操的圈套 , 当然以上是只是个人推测 。
官渡之战袁绍就是个大白痴?从这6个决策来看,他并未做错什么!

文章插图
第四个决策 , 也就是围绕着后勤之战的计策抉择 。
《三国志.袁绍传》沮授说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於表 , 以断曹公之钞 。」绍复不从 。
简单来说 , 沮授建议袁绍 , 袭扰曹操的后勤 , 那样的话 , 曹军可以不战自溃 , 可是袁绍还是不从?脑袋是不是进水了啊?
你要真的这么看袁绍那就错了啊 , 谁说袁绍没有袭扰曹操后勤的 , 当时曹操在官渡前线一大危机就是粮草危机 ,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袁军的袭扰 。
《三国志.任峻传》官渡之战 , 太祖使峻典器粮运 , 贼数寇钞绝粮道 。
任峻可是最早在曹操手下实行屯田的官员 , 邓艾屯田玩的溜 , 和人家比也是后辈 , 任峻当时就是主要负责向官渡前线运送粮草 , 也是失常受到袁军的骚扰 , 怎么能说袁绍没有打过断绝曹操后勤的注意呢?还是那句话 , 袁绍他不是个大傻子啊!
而曹操一战决定战局 , 就是偷袭了乌巢 , 袁绍怎么没有重兵看护自己宝贵的粮草呢?个人觉得 , 袁绍不是太自大 , 而是他真的没想到 , 乌巢会那么轻易的丢了 。
官渡之战袁绍就是个大白痴?从这6个决策来看,他并未做错什么!

文章插图
《三国志.袁绍传》会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馀人北迎运车……琼宿乌巢 , 去绍军四十里 。
当时淳于琼手里掌握万余将士 , 虽然不是主力部队 , 但是防守还是足够用的 , 后来也是淳于琼自大 , 出寨应战曹操给了对方机会 , 这个暂且不谈 , 住的注意的是 , 淳于琼是“宿乌巢” , 那么乌巢不是淳于琼的目的地 , 而是他行进路上的一个地点 , 袁绍有怎么可能想到乌巢回被偷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