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绵绵,幸好有茶

倒了一杯招待客人的热茶,客人走了,没有喝的这杯热茶时间久了也自然凉了 。当你离开原来地方,你在那个地方的关系也就随即淡化了 。世态炎凉,人情淡漠 。

生命绵绵,幸好有茶

文章插图
其实懂不懂茶,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喝茶 。千利休禅师说:“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 。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 。于尘世偷来闲暇时间,不乏人生之乐趣 。
【生命绵绵,幸好有茶】茶是流在记忆里的长河,将人生中的波澜,无论高昂与低沉,都敛收成杯碗中的静波,任你感慨,任你评说 。
生命绵绵,幸好有茶

文章插图
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 。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给人以一个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 。
境是层次,高低各异,境中分初境,中境,上境和高境 。有的茶友喝了几十年茶,却无境界,不是不接受新的知识,而是从来不知何为境 。有的茶友才喝一次茶,可是感觉到位了,初境就有了 。看到茶,无论男女都觉的美是为初境;品到茶中真味好是中境;上境则是逢人必夸茶真好(因为由心中的喜爱,就像全天下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心疼);高境是悟,茶事佳境,莫问于言,道悟于心,心与茶完全交融 。
生命绵绵,幸好有茶

文章插图
我是今生的水,你是前世的茶,用今生的水去泡前世的茶,透明的杯沉淀的是前世的情,沸腾的是今生的爱,这味道就叫做缘分,有缘无分的相识,是谁也摆脱不了的故事 。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 。
那么,最早的“茶”,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据《神农本草经》介绍说:“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由此说明了“茶”,早期是作为“药”来用的,而不是为了解渴才喝的 。两汉时期,茶进而发展为生煮羹饮(即作为汤类) 。至三国时,使用方法大为改进,即将茶叶制作成饼,用时碾末冲泡 。到了唐代,蒸青饼茶的制作方法趋于完善,如陆羽(茶圣)所著的《茶经》就详细记述了蒸青饼所需的七道工序,并将茶饼的外形、大小、色泽等分为八等 。至宋代,因贡茶的兴起,先有龙凤团茶的出现,之后有小团茶创制 。到明代朱元璋时,下诏废除龙凤团茶,改为上贡散茶,散茶才开始大行其道 。
茶道是形而上、内化于心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茶叶专家庄晚芳说:“茶道就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理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文人墨客和道人僧侣,在规范泡茶行茶的同时,再思索、寻找、体悟点什么,如卢仝饮茶可以“情来爽朗满天地”,苏轼煎茶能使“明月江水,山间松涛,宇宙天下,皆备胸中”,这大约便属道的范畴了 。
篷底茶香午梦醒,大江风急正扬舲——明·钱晔《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