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踏入滴滴腹地

“打不到车 。”刘心(化名)站在北京东三环购物中心门口,无奈地对着电话那头的朋友说,“你过来吧,出租车太难拦了,要不就都说太近了不送 。”
刚刚来到北京的刘心没有想到,在四五线城市随处可以打到的出租车,到了一线城市突然“歇菜”——在这里,“网约车APP”是出行必备之选 。
朋友在电话那头耐心传授经验:“网约车APP都打开,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这些也打开,提升效率 。”
如今,除了滴滴、嘀嗒、曹操出行等多家出行平台外,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聚合平台也成为部分用户出行的首选项 。“专门的网约车APP有时候也叫不到车,倒是百度、高德这种地图平台比较容易(打车) 。”另一位网约车用户表示 。
与用户做法相同的是网约车司机 。工龄5年的刘师傅通常会使用两个手机打开多个APP接单,“大多数司机都这样,接单快” 。
持续到2015年才结束的网约车补贴大战,不仅改变了多年不变的出行格局,也培养了用户新的出行习惯 。当出行市场开始逐渐在线化,与其息息相关的地图软件厂商也开始转型——从提供传统的导航功能到网约车出行服务,甚至接入科技感更强的自动驾驶汽车RoboTaxi 。
这无疑赋予了地图这一古老工具新的生命 。
首次进化
自古代人类发明象形文字起,地图就开始以导航工具角色而存在 。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已经开始在陶片上绘制地图,记录当地山川、河流、道路的方位,以此作为外出劳作的指南 。
到了现代,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地图成为人人必备的出行导航工具 。1980年左右,Tele-Atlas、Navitaq等多家国外导航企业成立 。之后,经过20多年的不断整合与跨国并购,国外导航行业基本形成了几强割据局势 。
此时,凯立德、高德地图、四维图新、百度地图等本土地图软件开始出现,并随着汽车行业飞速发展而迅速壮大 。
中汽协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汽车销量约为209万辆,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已增长10倍有余,达到2577万辆 。借此,老牌本土地图软件厂商积累了大量用户,主要依靠车载导航实现盈利 。
2009年后,我国3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带动了智能手机的崛起,也带给传统地图软件新的盈利机会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描述彼时导航地图的进化:“不仅要找到,还要很方便地导到,当然导航还是一个服务工具 。”
智能手机的发展,将汽车与手机通过地图导航的方式,更加紧密地连接到一起 。
在这次“进化”中,没有实现“在线化”的老牌地图软件厂商已经掉队 。曾经连续8年霸占车载导航地图市场桂冠的凯立德,如今连年亏损,甚至退出新三板,早已不是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后来者”的竞争对手 。
但实现了“在线化”的地图,也开始面对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如何盈利?
不甘做工具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平台的力量变得更加厚重,盈利能力连续走高,甚至看不出增长的极限 。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2015年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指出,当年全球前15家互联网公司都是平台,总市值超过2.4万亿美元 。
但工具类应用只能成为大平台中的小小一环,被用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无法创造更多收入空间,估值惨淡 。
2019年10月,中国最大的电脑和智能手机评测及监控解决方案供应商“360鲁大师”赴港上市,尽管已经连续超过3年实现盈利,但其发行市值仅7亿港元 。
当时“360鲁大师”获277倍超额认购,市值暴涨超200%,如今市值回落至8.23亿港元(截至2020年9月17日) 。不仅增长空间有限,资本的不认可,也直接体现在了用脚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