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叠加抑制市场风险偏好 长期调整信号是否来临?

【多重因素叠加抑制市场风险偏好 长期调整信号是否来临?】 _原题为:多重因素叠加抑制市场风险偏好,长期调整信号是否来临?
摘要继周一大跌后,9月9日A股迎来了更为惨烈的一次调整 。截至当日收盘,沪指下跌1.86%,创业板更是下跌4.8% 。生物科技、软饮料、半导体等板块的跌幅居前 。

多重因素叠加抑制市场风险偏好 长期调整信号是否来临?

文章插图
在连续的大跌后,市场中对股票的悲观情绪逐渐浓厚 。
继周一大跌后,9月9日A股迎来了更为惨烈的一次调整 。截至当日收盘,沪指下跌1.86%,创业板更是下跌4.8% 。生物科技、软饮料、半导体等板块的跌幅居前 。
近一段时间来,随着以海天味业(603288.SH)等为代表的机构抱团股股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机构投资者对高估值的担忧和质疑也在升温 。
随着银河证券“唱空”研报出炉、长信基金副总经理在中报怒怼网红年轻同行押注单一行业的做法等偶然性事件的出现,则进一步将大消费、医药、半导体等品种中抱团、估值虚高的风险不留情面的揭开 。
一种观点认为,当风险偏好受到压制,过去一段时间来支撑股市继续走强的推手不再,牛市更无从谈起 。
外部冲击叠加内部泡沫
截至9月9日收盘,近5个交易日来创业板指大跌8.96%,沪指也下跌4.41% 。同期,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农林牧渔、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电子跌幅排在前五,分别下跌12.62%、9.44%、8.97%、8.86%和7.25% 。
“我觉得这段时间的调整是外部的风险事件冲击叠加内部泡沫引起的 。”对于最近几日的调整,在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看来,海外科技股连续回调,带动A股下跌,尤其是前期高估值个股体现尤为明显 。
统计显示,周一美股休市,周二复市后便延续上周五跌势,重挫至四周来新低,其中科技股仍是重灾区 。道指周二跌2.25% 。标普500跌2.78%;纳指收跌4.11% 。最近三个交易日纳指累计下挫10.03% 。
需要看到的是,自7月1日以来CBOE波动率(VIX)首次出现连续3天高于30的情况,显示出海外风险偏好的明显下行 。
第一财经注意到,一周前,陆续有卖方策略分析师喊出短期看空的观点 。比如方正策略分析师胡国鹏便认为,9月将迎来牛市中的阶段性调整,核心原因为风险偏好在9~10月份存在阶段性回落的压力 。
“参考2005年以来四轮流动性宽松之后逐步收紧对全市场估值的影响,流动性二阶拐点确认之后全市场估值扩张的过程均进入阶段性暂停期 。”胡国鹏称 。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如果说海外因素是导火索,那么估值高企和抱团松动则是A股下跌的内在主导力 。
“市场进入巨大调整之后,连续的赎回就可以逼迫公募持续减持 。历史上,没有一次能将高估的泡沫维持得太久 。如果当企业已经被过度预期成为明星股,再去追涨的结果大概率不会好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对第一财经说 。
银河证券日前的一份“不为创纪录的消费股再唱赞歌”的唱空研报,更是把消费板块推上了风口浪尖 。
“在股市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资金对确定性的偏好很高,这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是‘正常’的,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虽然白酒调味品等消费板块是我们在过去很长时间强烈推荐的好赛道,但是我们不为当下这种热度做各种‘美化’或背书,不建议加仓追高买 。消费板块的上涨空间在下降,牛市下半场要越涨越冷静 。”银河证券的这番言论,也是卖方罕见地看空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