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生性仁厚,为何会在母亲面前,逼死亲舅舅?

汉文帝刘恒原先本是代王,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早年有幸躲过吕雉的屠刀,等到诸吕之乱被平定后,代王刘恒就被周勃和陈平迎立为天子 。

汉文帝生性仁厚,为何会在母亲面前,逼死亲舅舅?

文章插图
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仁德皇帝,其仁厚的性格主要来源于自己母亲薄太后的影响 。
薄太后自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潜心修道、清静寡欲,与后宫的嫔妃们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 。等自己的儿子刘恒被封为代王以后,就跟随儿子去封地,远离以吕雉为首的朝政,也因此躲过后来吕后对刘氏宗室和后宫嫔妃的屠杀 。
汉文帝刘恒之所以能够荣登大宝,除了朝中两位大臣周勃和陈平的功劳以外,自己的谋臣宋昌和舅舅薄昭更是暗自从中谋划,起初周勃和陈平铲除吕氏一门后,派使者迎请代王刘恒前来继位,代国一些大臣就极力反对,怀疑朝中有变,会不会是把大王骗去谋害 。
只有中尉宋昌认为此事千真万确,然后代王刘恒才会起身前往长安,接受登基 。
一路上,刘恒非常不安心,老是怀疑此事有蹊跷,多次让宋昌和自己的舅舅薄昭,快马往前多次探听虚实 。可以看出,作为舅舅薄昭对刘恒是一片忠心 。
但是汉文帝刘恒登基没几年,就把舅舅薄昭给诛杀,这是为何呢?
汉文帝生性仁厚,为何会在母亲面前,逼死亲舅舅?

文章插图
薄昭因为谋立外甥汉文帝有功,被赐封太原 。太原称不上繁华,但也是富庶之地,刚开始薄昭来到太原,还能够保持皇舅爷该有的身份,处处小心谨慎,深怕被旁人落得个皇亲国戚骄横跋扈的印象 。
时间一久,薄昭觉得太原不是都城腹地,与朝中的大臣也没有多少交集,就开始慢慢地放松警惕 。
薄昭虽然稍微有些放松,但不至于放纵,该守的立法一点不敢逾越,毕竟深知为官之道,更明白艰难创业换来的今天实在不容易 。
可是薄氏的子弟们不这么想,觉得薄昭已经贵为皇舅爷,当年要不是极力拥护汉文帝刘恒,表哥也不会有今天,这群薄氏子弟就开始在太原地区作威作福,强夺豪取,劣迹斑斑 。
没过多久,薄氏子弟的坏名声传到了长安,汉文帝就派自己的宠臣钟毓去巡视一番 。钟毓到那一看,哪是什么匪徒,明明就是薄昭家的纨绔子弟们在鱼肉百姓,于是钟毓就奏明汉文帝有关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请汉文帝要诛杀为首的薄贵 。
薄昭听说此事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去跟钟毓求情,哪成想钟毓不吃这一套,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意见 。
薄昭一看软的不行,干脆来硬的,把钟毓给绑了,对其进行恐吓吓唬 。钟毓作为皇帝钦点的使者,自然不会怕薄昭,两人来回互怼,薄昭一时没压住怒火,把钟毓给捅死,薄昭事后也后悔,杀死朝廷使者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
汉文帝生性仁厚,为何会在母亲面前,逼死亲舅舅?

文章插图
钟毓被杀后,汉文帝极其恼怒 。身为一国之君,手下的宠臣任何专横都可以,唯独不能凌驾到皇权之上 。汉文帝派出的使者,就代表汉文帝本人,如今使者被杀,就等于有人挑衅自己的皇权 。
汉文帝二话不说,下诏处死薄昭 。此时,大臣中有人提议阻止说:”汉朝向来以”孝”治天下,今若诛杀皇舅爷薄昭就是陛下不孝” 。另一派则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是皇舅爷,若不杀皇舅爷,如何向天下交代” 。
汉文帝内心是倾向诛杀薄昭的,但是就怕自己担上个不孝的罪名,就多次派丞相去见薄昭,暗示薄昭自己看着办 。薄昭此时也豁出去了,就是不自尽,家门也不出,看你们能那我怎么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