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家千亿市值芯片公司的浮与沉( 三 )


这款屏下指纹芯片,价格10美元,相比15美元的国外芯片可谓价廉物美;但与10元人民币的电容指纹芯片相比,又足以给汇顶带来暴涨的营收和净利 。
在vivo的带动下,屏下光学指纹识别,火了!
2019年,屏下指纹芯片正式爆发,当年,采用汇顶屏下光学指纹方案的商用机型超过100款 。如今,从华米OV甚至到三星Galaxy,全都在用汇顶的解决方案 。
汇顶到底有多强?“OPPO事件”见真章 。
2018年5月,汇顶承诺给OPPO批量供货屏下指纹芯片 。OPPO向供应商大规模采购零件,准备8月份发布新机OPPO R17 。
但出乎OPPO意料,汇顶却将OPPO订单延迟三个月,把屏下指纹芯片供应给其他优先级更高的客商,导致OPPO损失巨大 。
汇顶的“放鸽子”让OPPO大为震怒,当年9月,OPPO在发给供应商的一封信中怒斥汇顶不诚信,决意封杀汇顶,列入供应商禁用名单5年 。
但拥有先进产品的供应商,又有谁能真的拒绝?汇顶在官网迅速对OPPO致歉之后,OPPO当月就表示,“对汇顶科技过去的工作失误表示谅解” 。
2020年6月,OPPO发布的Reno4系列中,屏幕触控IC、屏下指纹识别、音频等解决方案,都来自汇顶 。
凭借在安卓手机市场的统治力,汇顶迎来二次爆发!
当然,紧随而来的,是新一轮的价格战 。
如今,汇顶屏下指纹芯片已降至5-6美元;而竞争对手神盾,更报出2.5-3.5美元的低价;思立微则在与汇顶的竞争中,成为全球前五……
目前,主流安卓旗舰机依然使用汇顶的方案 。但FPC被汇顶颠覆的殷鉴不远,巨头被赶下霸主之位,有三四年足够了 。
04 天花板与新边界
2020年4月28日晚,汇顶科技同时公布了一好一“坏”两则消息 。
好消息是:2019年,汇顶实现营收64.73亿,同比增长73.95%;归母净利润23.17亿,同比大涨212.1% 。
“坏”消息是:2020年一季度,汇顶实现营收13.51亿,同比增长10.27%;归母净利润2.05亿,同比下滑50.58% 。
好消息很好,“坏”消息却也没那么糟 。但第二天,汇顶股价应声跌停,报收225元 。
实际上,汇顶股价从今年2月25日触及387元的最高点后,就一路下行,迄今跌去了将近1000亿市值 。
很多人认为,这可能与“大基金减持”的重击有关 。
2019年12月,汇顶披露了大基金一期减持计划:预计从2020年1月14日至4月10日,拟减持不超过1%的汇顶股份 。而实际上,大基金从1月14日至3月23日,即完成减持 。股价则从268元起涨,触及387元的最高点后,跌到249元,走了一轮过山车 。
但很难相信,1%的减持,会造成如此效果 。而市场对汇顶不再看好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大基金减持,也不是价格战惨烈,而是感知到汇顶已触及产业天花板 。
2019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3.89亿部,同比下降6.2% 。虽然汇顶的营收保持了73.9%的高增长,但大趋势迎来拐点,变局不可避免 。
市值跌破千亿的汇顶所面临的,正是变局带来的“天花板效应” 。
2019年,汇顶指纹识别芯片营收达54亿,占总营收的83.4%;在安卓阵营的市占率,更是全球领先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这一年,汇顶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芯片的市占率预计达80% 。
有人认为,即便有5G换机潮的预期,但这种几乎垄断的市占率,也涨不到哪里去了 。相反,下跌的空间倒很大 。
对此,汇顶的策略是,扩张新的产品边界线 。
汇顶不希望别人对它的印象只是指纹,2018年年报中的两大产品线还是指纹识别芯片和电容触控芯片,从2019年年报开始,产品线就改为生物识别、人机交互、语音及音频(VAS)和IoT四个板块,并定位自己是“目前安卓阵营应用最广的生物识别解决方案供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