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母乳后发生黄疸怎么办


宝宝吃母乳后发生黄疸怎么办

文章插图

母乳虽是宝宝最理想的食品 , 但有些小宝宝吃了母乳后也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如吃母乳后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退后又加重 , 父母常为此焦急 。这种因吃母乳引起的黄疸 , 为母乳性黄疸 。
母乳性黄疸并不少见 , 据有关资料统计 , 母乳性黄疸占母乳喂养儿的2.4% , 其产生原因可能是母乳中含有一种名叫3α-20β孕二醇的激素 , 它可竞争性抑制小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 , 致使血液中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 , 而新生儿肝脏发育又不完善 , 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就大大升高 , 出现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
病儿除黄疸外 , 其他情况正常 , 无发热 , 食欲好 , 发育良好 。如及时停喂母乳 , 黄疸大多在2~4天内迅速减轻 , 6~9天内基本消失 。若家长对此未引起重视、继续哺乳的话 , 黄疸在持续4~11月后也会自行消失 。这是因为母乳中3α-20β孕二醇约在新生儿出生后3~10周逐渐消失 , 加上此时孩子肝脏酶系统也渐渐发育成熟的缘故 。
因此 , 一旦发现孩子的黄疸是因母乳所致时 , 家长首先不要紧张 , 应注意观察 。因为母乳性黄疸一般不太严重 , 不致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 。对黄疸较轻的不必停喂母乳 , 只是
在黄疸较重时可暂停母乳喂养 , 用牛奶代替 。待黄疸减轻后再用母乳喂养 。千万不要把暂时停奶当作"永久"性断奶 。
【宝宝吃母乳后发生黄疸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