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成小学生心理问题作祟


两成小学生心理问题作祟

文章插图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从高校兴起,而后服务对象逐渐扩大到中学生和小学生 。日前,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特聘教授尹邓安对2000余名大中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和辅导,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同时给出了建议 。
“两成小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通过多年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尹教授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在接受调查的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到了20.6% 。
尹教授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情绪和交往等三个方面 。
学习:缺乏学习兴趣
尹教授提供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各年级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时间;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 。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 。
79%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40%-50%的学生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 。
30%的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有20%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肚子疼”等借口逃避学习 。
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心理
情绪不稳定是小学生心理的一大特点 。尹邓安称,当前这种不稳定已超过常态,其中焦虑自卑是常见现象 。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不少学生考试时心跳加速、全身冒冷汗 。部分学生考试时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以致出现考试作弊行为 。对考试的焦虑也衍生出对周围人和事的焦虑 。
在调查中,有31%的小学生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不少学生总被失败的阴影笼罩着,他们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笨”;50%的学生认为教师不相信自己会学好 。
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系淡漠
此次调查显示,30%的小学生不愿和别人在一起,即使是和同龄人在一起也不感到快乐;10%的小学生对同伴不关心,与人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系淡漠,得不到同伴的友谊 。
5%的小学生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由于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交往能力又差,因此常感到苦恼 。
尹邓安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严重,说明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 。应试教育、升学压力,是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两成小学生心理问题作祟】【①此文为文①章,转载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