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肯坐餐椅?宝妈该怎么办?

餐椅不仅仅是宝宝就餐的地点,也帮助他们避免游走吃饭时跌倒的危险,更能使注意力很短暂的宝宝专注于面前的食物,自主进食 。
然而,在10月龄左右,有一部分宝宝便不再愿意安分地坐在餐椅上了 。他们挣扎着爬出餐椅,为了让宝宝吃饭,家长便默认了他们的举动……
可是这个错误的决定,多在宝宝一岁后会引发更严重的拒食 。
这个案例,与其说是帮宝宝回归餐椅的过程,不如说是让宝宝自身“吃货”属性重新点燃的过程 。对你会不会有启发呢?
调整前和调整后
调整前
女宝宝,月龄14个月,家有姐姐 。添加辅食前几个月吃得不错,有一次生病后就变成“吃饭困难户” 。目前表现为:
坐餐椅不到1分钟就哭闹要出来
胃口差,对很多食物都没兴趣
每顿必须追着喂,只能吃几口
调整后
宝宝愿意坐在餐椅上进餐,保持情绪稳定10分钟以上 。接受妈妈喂食一部分食物,并能用手、用勺子自主进食 。

宝宝不肯坐餐椅?宝妈该怎么办?

文章插图
调整思路
宝宝真的吃不够吗?
许多妈妈在宝宝进食中的焦虑,是起源于对“宝宝吃不够、宝宝会饿肚子、宝宝会发育不好”的担忧 。
所以,学会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是缓解这种情绪的关键 。通过观察宝宝的生长曲线,可以发现宝宝的体重增长确有逐渐变缓的趋势,但同时身高增长却一直在加速进行 。综合判断,宝宝的进食量并没有像妈妈想象的那么少,通过调整是可以让宝宝摄入充足的食物、令体重曲线也更加优化的 。
停止无限给奶
当宝宝不肯吃正餐时,妈妈怕宝宝饿,就会采取“用奶顶饿”的方式给宝宝提供喝奶的机会 。
这样,其实是在向宝宝传达错误的信号:你不吃饭也没事,反正我会给你喝奶的 。宝宝也会认为,不吃饭改喝奶,是被妈妈认可的事情 。
无规律进餐,让宝宝随时想吃就吃,反而不利于饥饿感的培养,这会令宝宝丧失胃口 。
规范坐餐椅行为
没有哪个家长是一脸轻松愉快地追在宝宝屁股后面喂饭的 。但凡能让宝宝自己吃,谁愿意走到这一步呢?家长和宝宝围桌而坐,一起快乐地享受食物,这才应该是常态和“终极梦想”吧?
由于家长本身也是图方便,不坐餐椅随意吃饭的,所以从家长做起先做好榜样 。
然后,对宝宝吃饭坐餐椅必须严格执行,申明规则 。不要害怕宝宝的挣扎和哭闹,一旦宝宝明白,坐餐椅这件事“没得商量”,我哭也没用,就会接受这个设定了,专注而快乐的进餐才有基础保障 。
顺应宝宝的喜好
当宝宝有“这不吃、那也不吃”的情况时,妈妈往往会惊慌失措,认为宝宝很挑食,这怎么行呢?一定要各种东西都吃才可以!
其实对1~1.5岁的宝宝来说,大部分的挑食都是阶段性的,我称其为“假性挑食” 。他们对于某一类食物中的个别食物会有近乎偏执的喜欢与不喜欢 。喜欢的,每天每顿吃都不会腻;不喜欢的,随你怎么变着法子做依然不吃 。
因此在餐桌上优先采取“顺着宝宝”的策略,合理替换食材 。给宝宝接受的,同时提供一些不怎么接受的 。
发现宝宝的闪光点
当宝宝进餐状况长期不能令妈妈满意时,可能就平白得了一个“饭渣”头衔 。
一旦被下了这样的定义,妈妈就会觉得宝宝这也不好、那也不顺眼,自然很难发现身上的闪光点了 。
14个月的宝宝对勺子兴趣极大,并且使用勺子的能力已经超出很多同龄宝宝了 。但妈妈为了让宝宝多吃,依然是采取“我喂你吃”的方式,使宝宝产生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