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朴实的光影 流淌的音韵

据目前发现的元青花瓷器看,施釉的品种多样化,比较复杂 。有影青釉、青花白釉、卵白釉、兰釉、红釉等多种颜色釉 。在一些地方窑口烧制的元青花中还有灰青釉 。元代景德镇使用的较多的是青花白釉 。这种釉是在原影青釉的基础上改善而来 。其中减少了釉灰的比例(约占 10% 左右),增加了釉果的比例,因此釉层中 A 2 O 3 的成分增加, CaO 成份降低 。
元青花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蓝色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 。波斯的工艺提倡繁缛,与宋的追求完全不一样 。

元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朴实的光影 流淌的音韵

文章插图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口部短小,肩腹部浑圆,下腹部瘦长,平底 。通体绘有青花纹饰,肩部绘杂宝及缠枝牡丹花纹,牡丹可谓花中之魁,象征“雍容华贵,大气超凡”;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稳重,胎质洁白致密,青花发色苍翠浓艳,而瓶中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桨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得淋 漓 尽 致 。而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显得错落有致 。
纹饰宜人漂亮,青花用料浓淡相宜,发色明丽,富有层次感,周身散发着美器的光泽,绘有象征“身份尊贵、帝王之气”宝莲纹,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像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仍在海外下落不明 。
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几件而已,一件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号称十亿元不卖 。所以近年来只要市场上一旦出现这样的梅瓶都是深受广大收藏家的关注和追捧的,而且价值都是不菲的 。
【元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朴实的光影 流淌的音韵】
元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朴实的光影 流淌的音韵

文章插图
除了官方直接出土的以外,大部分新发现的元青花瓷都被当作膺品拒之门外,有些很便宜地流向国外 。有的在国外被证明是元青花真品以后,又高价卖给国内 。这不仅是藏家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 。正是这种观念扼杀了许多真元青花,也阻碍了元青花研究的深入发展 。这种观念首先束缚了文博界的某些人员,使他们不敢相信民间还有元青花 。没有认真组织对元青花的深入系统的研究 。不能填补陶瓷史上的这段空白 。这种观念束缚了一些搞鉴定的专 业人士,使他们不仅不敢相信民间有元青花,而且不敢研究民间的元青花,看到了就说假的,实际上他们很少见过真元青花,基本上还不大会看元青花 。却有胆量把真元青花说成假的 。在他们看来,把假的说成真的要负责任,把真的说成假的不用负责任,因此一件东西拿来,不细看,张口就说假 。这种人制造的冤案比比皆是,在收藏大众中影响很坏 。元青花的产地在中国,元青花的根基在中国,元青花的多数实物仍然在中国,弘扬元青花的责任还要依靠中国人承担 。元青花研究的深入,还要靠中国的收藏界和文博界的广大有心、有志的人们 。瓷学在国内是必然的,全靠国人共同努力 。
元青花残器也非常难得,不仅是学习、研究的好标本,也是值得关注收藏的选择,一些开门到代的元青花残器,市场价格、拍卖价格也在不断升高 。
元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朴实的光影 流淌的音韵

文章插图
元青花釉分青白色釉和卵白釉两种,发色青白的透明度好,为重石灰釉,Cao含量达14%,在高温下粘度较小 。流动较大,烧成后往往光滑如镜,温润如玉,肥如堆脂 。而卵白釉Cao含量不到5%,钾、铀较多,粘度大,不流淌,成品率高,但不透明 。纹饰精细,发色浓艳的元青花多为青白色,纹饰草逸,发色灰暗,相当一部分是卵白釉 。元青花釉面较为平整,大型琢器在分段结合部釉面微微凸起,接胎常常刷一层釉浆,起护胎作用,底足除玉壶春外,多数器物无釉,但常见滴釉现象 。盘的口沿釉较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