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咖啡“赔夫人又折兵”

消失100多天
连咖啡决定重新站起来
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 , 不仅让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蒙羞 , 更是搅散了国内咖啡创业赛道 。想当初 , 在瑞幸咖啡的风光时期 , 不断烧钱补贴 , “熬”走了多家互联网咖啡品牌 。现在 , 瑞幸咖啡的造假 , 又让投资人不敢轻易涉足这个赛道 , 连咖啡也是“深受其害” 。
公开资料显示 , 作为互联网咖啡行业的先驱 , 连咖啡早在2014年便已经成立 , 只不过成立之初做的是外送业务 , 依托微信平台 , 主要为星巴克、Costa等用户提供服务 。而在成立的第二年 , 凭借此前积累的用户 , 连咖啡开始做起了自己的咖啡品牌 。
2018年 , 连咖啡开始大规模在线下烧钱扩张 , 门店总数一度超过400家 。但是 , 连咖啡还是不如瑞幸咖啡会“讲故事” , 融来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如此庞大的线下门店体系 。到了2019年 , 便不断有连咖啡关店的消息传出 。当时的连咖啡 , 对此的解释是关闭了处于负毛利状态和品牌形象欠佳的门店 。
2020年 , 受到疫情的影响 , 连咖啡的生意继续受到打击 , 多家线下门店暂停营业 。根据大众点评上公开的信息显示 , 所有的连咖啡门店均是暂停营业的状态 。不仅如此 , 就连其重金打造的形象店—连咖啡望京SOHO店 , 也悄然关闭 。相比较下 , 即便是深陷财务造假丑闻 , 瑞幸咖啡的线下门店依旧是很热闹 。
在9月3日的推文中 , 连咖啡也大方的承认了此前关于关店的各种新闻 , 并表示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 但“万幸 , 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 我们又回来了 。”
消失100多天 , 没人知道在这中间连咖啡经历了什么 。而对于这次回归 , 连咖啡自称为“硬重启” , 并表示“虽然这并不容易 , 但很有意义 。”
不同于以往的品牌重启业务 , 这次回归 , 连咖啡在产品形态上和渠道上都做出了巨大的改变 。其中 , 在产品上 , 连咖啡将包括但绝不限于胶囊、浓缩液、冻干粉、冷萃液、瓶装咖啡等产品 。
另外 , 在渠道上 , 「配送范围」变成了「物流范围」 , 除了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外 , 连咖啡也将拓展天猫、便利店等更多渠道 , 服务范围将从北上广深扩大到全国 。
7轮融资超4亿
连咖啡硬刚瑞幸成了陪跑
从创立之初的代买 , 到之后推出自有品牌 , 连咖啡的发展路径一直很顺畅 。只不过 , 在瑞幸出现之后 , 连咖啡的节奏变乱了 。
之前 , 业界一直有个说法 , 那就是连咖啡被瑞幸摆了一道 , 说好的投资学习 , 到最后一场空 , 还将商业模式的核心透露给了未来的敌人 。不仅如此 , 随着瑞幸规模的不断扩大 , 连咖啡不仅没能跟上节奏 , 还砸了自己的脚 。
根据官方此前的说法 , 在2017年年底 , 连咖啡在北上广深的100多家“Coffee Station”已全面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 , 在当时的连锁咖啡店 , 只有星巴克和连咖啡是盈利的 。
只是 , 好景不长 , 面对瑞幸的强大攻势 , 连咖啡选择了硬刚 , 各种补贴各种烧钱 。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看见了 , 撒钱之后 , 瑞幸成功赴美上市 , 而连咖啡则是从去年就开始陷入关店的舆论漩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