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又在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了

美国大选之际 , 特朗普政府收紧对华为的限制 , 三星和海力士宣布将停止向华为出售芯片 。这两家公司将在9月15日暂停交易 , 当天也是美国对华为芯片供应禁令生效的日期 。
华为是三星的老客户 , 一直有消息称华为正在和三星谈芯片代工的问题 , 随着禁令的到来 , 这则消息也打上句号 。
近年来 , 三星在中国的处境 , 可以说是一言难尽 。先是手机市场遭到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本土国产手机厂商的围攻 , 其次是旗下众多中国工厂纷纷关闭退出 。
这个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 , 在中国却“一路败北” 。
但是三星并未离开 , 他把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失去的 , 以另一种方式统统都拿了回来 。
入华
说起三星 , 就不得不提李健熙 , 这个人物是一手缔造了“三星帝国”的前任三星董事长!
【三星又在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了】李健熙在上任之初 , 三星集团已经成为韩国最著名的财阀之一 , 拥有建筑公司、石油化学产品公司 , 造船公司 , 还涉及制糖、纸、报纸业务 。
但是三星集团的电子业务却是常年停滞不前 , 导致当时韩国国内索尼一家做大 。
李健熙的愿景是让三星坐在全球产业之巅 , 为此对三星发起改革 , 李健熙曾对他的员工大声宣称:“除了你的孩子和妻子 , 一切都要变 。”
1992年中韩建交之际 , 三星瞄准机会 , 直接在惠州投资5200万美元成立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开启了在中国的征程 。
在初期 , 三星仅仅是看重中国这个制造业成本低廉的地区 , 而且恰逢集团内部的改革 , 并没有把中国这个极具潜力市场放在发展位置 。
在当时大部分韩国企业只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组装美国、日本的零部件再转出口 , 从中赚取了不菲的利润 。
最出名的是海力士拿着韩国利川工厂淘汰下来的8寸晶圆设备 , 依靠中国的资金、土地、工人和市场 , 只用了3亿美金就撬动了20亿美元的投资 , 顺利地在无锡建起了中国当时最大的晶圆厂 。
三星的戏码 , 亦是如此 , 甚至如今的特斯拉 , 也在享受着这种极度优惠的环境 。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 , 任何企业都无法忽略中国这个蛋糕 。拥有十四亿中国人口的市场 , 成为三星立志在众多手机巨头中势要啃下的山头阵地 。
2002年 , 三星手机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 2006年 , 三星惠州工厂引入手机生产线 , 该工厂最巅峰的时候月均生产手机600万台 , 占全球出货量的约17% , 为了抢占更高的市场份额 , 三星又先后在苏州 , 东莞 , 天津等地相继建厂 。
手机时代 , 主要为当时的功能机以及当前的智能机时代 。
在功能机的时代 , 三星虽然凭借营销及品牌定位的敏锐捕捉 , 推出多款大热功能机 , 2007年第二季度 , 三星取代摩托罗拉 , 占领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品牌的位置 , 但是在国内却是反响平平 。
让三星打败各大巨头登顶中国手机市场的 , 是精准把握了手机迭代时机 。
在智能手机时代 , 三星几乎拥有智能手机上所有配件的研发技术 , 它陆续将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整合起来 , 保证三星手机拥有世界一流的屏幕、芯片、内存、CMOS、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