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投20年:20人,投出一个时代

岁月如歌 。从2000年算起 , 中国创投走过了20年 。
20年前 , 中国创投开启了自己的元年 。彼时 , 互联网泡沫席卷欧美 , 国外风险投资遭受重创 。不过 , 远在东方的中国 , 风险投资行业正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冉冉升起 。
这一年 , 熊晓鸽所率领的IDG资本开始崭露头角 。在互联网泡沫破碎前夕 , IDG抓住先机投资了百度、腾讯、携程、金蝶等极具知名度的科技和互联网项目 , 也由此掀开了中国创投史的崭新一页 。
与此同时 , 本土创投开始崛起 。成立于1999年的深创投 , 渐渐步入正轨;深圳证券律师界的“明星” 郑伟鹤踏入PE界 , 创立同创伟业;刘昼率领达晨闯进本土创投圈;而君联资本的前身——联想投资正式成立 , 脱胎于中金直投部的鼎晖投资横空出世 。短短一两年 , 本土创投进入“井喷”时期 。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创业板计划被搁置 , 2002年本土创投遭遇史上的第一次寒冬 。期间 , 深圳一百多家创投机构以及证券公司 , 死掉了一半 , 很多创投机构也纷纷转行 。
经历了前一年的“寒冬” , 2003年的创投行业开始展现出一些“回暖”的迹象 。尽管本土创投依然还在寒冬中挣扎 , 但外资创投则再度活跃起来 ,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阎焱主导了软银亚洲4000万美元注资盛大 , 这是阎焱的成名之作 。
2005年夏天 , 硅谷知名风投公司联合组织了一次中国旅行 , 这也是被视为中国VC/PE行业的分水岭 。那一年 , 红杉资本携手沈南鹏共同创办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 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从种子、早期、成长期、并购和二级市场的全站式投资范式;张磊带着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一笔启动基金回国创立了高瓴资本;邓锋离职出来成立独立品牌北极光创投 。
此后 , 美元基金大举进入中国——2006年 , 邝子平与Gary Rieschel一起创立了启明创投 , 这家机构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又充分理解本地市场、创业企业首选的投资者;2008年 , 张颖和邵亦波、徐传陞等人一起成立经纬中国;同年刘芹联合石建明创办了晨兴资本…..这群本土化美元VC后来几乎包揽了所有中国互联网巨头 。
同样在2005年 , 本土创投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那一年 , 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 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 。此后 , 一二级市场通道被打通 , 本土创投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 陈玮决定离开深创投 , 于2006年创立东方富海 。一年后 , 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正式实施 , 有限合伙制正式引入中国创投行业 , 证券投资出身的张维及其团队敏锐地抓住这一机会 , 创立基石资本 。同一年 , 深圳当时规模最大的民营创投公司——深港产学研发起设立松禾资本 , 由厉伟掌舵 。中国本土创投势力日愈壮大 。
2009年是中国VC/PE史上堪称里程碑的一年 。期待已久的创业板在深圳推出 , 多年来苦无退出渠道的中国本土创投终于迎来了爆发式的收获 。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中 , 其中有4家来自于当时靳海涛执掌下的深创投 。另外 , 达晨也是创业板开启的另一大赢家 。
2010年 , 堪称中国创投飞跃式发展的标志性年份 。深创投投资企业26家IPO上市 , 创下了全球同行业年度IPO退出世界纪录 。以深创投、达晨、同创伟业为代表的本土创投机构强势崛起 , 成为当年的标志性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