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重大变革:与信息披露挂钩 优等生获政策利好

_原题为:再融资重大变革:与信息披露挂钩 优等生获政策利好
摘要【再融资重大变革:与信息披露挂钩 优等生获政策利好】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再次迎来重大变革 。25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再融资分类审核实施方案(试行)》,对差异化的分类审核制度安排作出详细规定 。(第一财经日报)
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再次迎来重大变革 。
25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再融资分类审核实施方案(试行)》(下称《方案》),对差异化的分类审核制度安排作出详细规定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为便利上市公司再融资,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实施分类审核 。
在高禾投资管理合伙人刘盛宇看来,再融资政策体现了A股注册制时代的特点,即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把信息披露水平、质量与再融资审核效率进行挂钩,信息披露的质量越高,再融资便利性越高 。
分类审核逻辑
根据《方案》,在审核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时,对新受理的最近连续两个信息披露工作考评期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予以快速审核 。
适用快速审核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证监会在审核中重点关注发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除存在可能影响发行条件的问题或其他重大问题外,原则上不再发出书面反馈意见,直接提交初审会审核 。
“这是一个分类审核的通知 。在注册制下,为了打消市场对上市公司出问题的担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就是必然选项,而信披又是最主要的抓手 。”某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合规咨询机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 。
进一步来看,证监会发行部明确,上市公司存在以下五类情形的,不适用快速审核通道:一是最近三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监管措施、交易所纪律处分;二是被证监会调查尚未结案;三是暂停上市或存在被实施风险警示(包括*ST和ST公司);四是破产重整;五是证监会认为其他不适用快速审核的情形 。
【再融资重大变革:与信息披露挂钩 优等生获政策利好】“处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被调查没有结案的、ST、破产重组等情形,不适用快速审核通道,背后也体现了监管鼓励上市公司提高信披水平,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监管的思路 。更通俗一点讲,监管鼓励上市公司中的‘好学生’利用上市平台将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而对于不太好的上市公司甚至是‘不死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则会越来越难 。”刘盛宇说 。
“除了IPO,注册制在存量上市公司层面有了进一步体现 。存量上市公司在注册制时代的红利之一就是再融资便利性 。”刘盛宇认为,在充分的信息披露之下,审核给出分类,实际上是把融资资源分配权交还给市场,最终是市场做出判断 。
第一财经也了解到,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同时保荐机构和证券服务机构要勤勉尽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会严肃查处 。
再融资与信披挂钩
“此次再融资政策的变革,我觉得不是再融资放松的延续,第一个逻辑是分类监管,第二个逻辑是想让大家更加重视信披 。”在上述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合规咨询机构人士看来,此次再融资变革将交易所给出的年度信披评价作为一个量化指标,颇有针对性 。
“信息披露一直是有明确考核标准的,但之前信息披露考核政策并没有和再融资审核挂钩,现在等于是进行了挂钩 。”一位再融资中介人士表示 。
深交所官网显示,日前,深交所完成2019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工作,并通报考核结果 。深市2196家上市公司中,考核结果为A的公司387家,占比17.62%;考核结果为B的公司1400家,占比63.75%;考核结果为C的公司314家,占比14.30%;考核结果为D的公司95家,占比4.33% 。从近年上市公司考核情况看,最近连续三年为A的公司有178家,占比8.58%;最近连续四年为A的公司有129家,占比6.68%;最近连续五年为A的公司有92家,占比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