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虑症该如何缓解?

推荐阅读
???
??????????????????????????E????

孩子焦虑症该如何缓解?
为什么孩子特爱黏人?
孩子七八个月大时已经开始辨别陌生的脸孔,在1岁2个月到3岁之间,他会开始黏主要照顾者,而1岁8个月大时,更是孩子黏人的最高峰 。这种像无尾熊抱树一样地黏着依附对象的情形,在1岁以上的孩子身上尤其明显 。而部分认知、记忆力发展快的孩子,甚至在1岁时就会认得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的脸),进而特别地依附她 。
为什么孩子爱黏人?车先蕙心理师表示,当孩子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间时,母亲就等于是他的生命,这层依附关系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孩子借此感受到“母亲很爱我”的感觉,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如果亲子间没有这一层依恋,反而代表亲子关系不够深厚 。
我的孩子有婴幼儿分离焦虑症吗?
“孩子黏人与婴幼儿分离焦虑症之间的差别在于痛苦的程度”,车先蕙心理师明确指出 。她解释,面对分离,会有不安的情绪与行为产生是正常的,但并不代表孩子黏人都是婴幼儿分离焦虑症 。正常的分离,孩子可能都会有苦恼、哭泣、紧抓东西不放、产生怒意的痛苦情绪,这些情绪可以通过大人的安抚而舒缓 。如果孩子合并有下列四种情况,而且重复发生1个月以上,就是所谓的“婴幼儿分离焦虑症”, 3岁以下的孩子比较常见,爸妈可得留心,让孩子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与辅导 。
1 重复发生过度痛苦的情绪
车先蕙心理师表示,有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孩子,要离开家或依附对象时,或者预期依附对象要离开时(例如看到母亲拿包包),他不仅仅会哭泣,而且往往无法被安抚,还会合并有吐奶、恶心感、胃痛、肚子痛、甚至发烧等状况产生 。临床上她曾辅导过幼儿园的孩子,因为不想离开依附对象,全身抽搐、在地上打滚持续1个多小时以上 。车先蕙心理师强调,这些所谓的过度情绪反应,不仅仅是心理上反应,也会合并有身体症状 。
2 睡时多恶梦
常常在睡觉时作恶梦,醒来后会狂哭、大叫,观察亲人是否在身边,大一点的孩子会无意中说起:“我梦到母亲被恶魔抓走了……”表达害怕爸妈离开,或担心自己被抱走的念头 。
第一页123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下一篇 请勿强行纠正3 担心主要依附者受伤或失去他
3岁以上的孩子会表达出:“我不要去学校,母亲会不见”、“有坏人会来抓走母亲”等言语,忧虑依附对象离他而去 。
4 没有主要依附者的陪伴就不睡
假如母亲出门必须留下孩子,没有母亲在身旁,孩子就会哭闹、无法入睡 。
“孩子及青少年的分离焦虑症痊愈率极高 。”车先蕙心理师表示,若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表现,应该积极寻求医疗协助 。一般情况下,爸妈应建立“分离焦虑是孩子正常发展过程”的心态,不要去抱怨与打骂孩子,包容孩子的情绪、多给正向的回馈、鼓励他继续进步,让孩子感受到即使爸妈不在我身边,还是很爱我的,并安心迈向他独立学习之路 。
特别是刚入幼儿园的宝宝,幼儿入幼儿园就像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一样,对将要去的地方由于不熟悉而产生不安的心理 。这种不安的心理来自于许多方面,如、对于失去家长的依靠而产生不安的心理、对于在幼儿园中要开展的活动内容的不熟悉不知所措而产生的不安心理等等 。幼儿的这些表现我们称之为“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 。幼儿的分离焦虑不仅会影响幼儿适应环境时间的长短,同时还会因为分离焦虑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对幼儿步入社会,形成良好的性格、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等多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帮助幼儿顺利的度过新生的分离焦虑期,成为开展幼儿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