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有趣的光斑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有趣的光斑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科学有趣的光斑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变化,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乐于用语言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有趣的光斑教案吧 。
设计意图:
一次,我拿着镜子从外面走进活动室,镜子的反光照在室内墙壁上,产生了光斑 。孩子们不停地去追捉光斑,我一晃动镜子,光斑就跳跃移动,孩子们很好奇 。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设计组织了这个活动 。
活动目标:
【大班科学有趣的光斑教案反思】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变化,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
2.乐于用语言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
3.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活动准备:
1.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室内有从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
2.镜子、剪刀、固体胶、铅笔、橡皮泥、纸等若干,分别装在塑料筐中 。
3.幼儿具备有关镜子的感性经验,并会用多种方法制作图案 。
活动过程:
1.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
①游戏:镜子和光 。教师和幼儿一起拿着镜子在有阳光的地方玩耍,把光反射到天花板或墙壁上 。
②提问与交流:你是怎样玩的?这些亮亮的、晃动的是什么?光斑是从哪里来的?它为什么会动?
③小结: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光斑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
2.引导探索――光斑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
①墙上的光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明白光斑的形状与镜子的形状及其照射角度有关)
②光斑照在墙上像什么?
3.深入探索――怎样使光斑的形状发生变化?
①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
②幼儿操作、实验 。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各种图案或图形粘贴在镜子上,再玩“镜子和光”的游戏 。
③幼儿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
延伸活动:
1.针对幼儿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带他们到室外作进一步的探索 。
2.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除改变光源的位置和在镜子上贴物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改变光斑的形状 。
3.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实验:把月光、灯光作为光源,探索镜子能否制造晃动的光斑 。
活动反思: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本次活动的内容就是源于幼儿对光斑的兴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 。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材料为载体,使活动步骤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有利于幼儿不断探索、验证 。
本次活动采用了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形式 。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猜想、实验,相互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如:当我请幼儿想办法使自己的镜子反射出不同的光斑时,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他们主动探索、大胆尝试、乐于交流,表现出较强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