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提速明显 从严审核基调未变

_原题为:IPO提速明显 从严审核基调未变
摘要【IPO提速明显 从严审核基调未变】在科创板及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的助推下,A股IPO提速明显 。不仅注册制下获准发行的新股增多,IPO核准制下企业上会数也屡创新高 。仅8月,就有71家IPO企业上会(含创业板上市委、科创板上市委),单月上会数创下了历史新高,截至目前,9月已安排了41家企业上会接受审核,本月IPO上会数量大概率超过8月 。(证券时报)
【IPO提速明显 从严审核基调未变】在科创板及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的助推下,A股IPO提速明显 。不仅注册制下获准发行的新股增多,IPO核准制下企业上会数也屡创新高 。仅8月,就有71家IPO企业上会(含创业板上市委、科创板上市委),单月上会数创下了历史新高,截至目前,9月已安排了41家企业上会接受审核,本月IPO上会数量大概率超过8月 。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注册制试点的扩大,吸引着更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现在IPO报备的项目很多,上会高峰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带病申报”,目前出现了多个项目被否和暂缓表决的案例,IPO审核趋于严格 。
IPO提速明显
随着注册制试点的进一步扩围,新股发行明显加速,科创板设立、创业板实行注册制,新的板块和新的制度合力加快了IPO的审核速度 。
9月以来,包括发审会、科创板上市委和创业板上市委在内,已公布的IPO上会数量达到了41家,特别是在9月3日,IPO上会数量达到了12家,和8月20日的单日纪录持平 。但因为有两家企业暂缓表决,单日上会数量没有超过8月20日 。而就在8月,IPO上会公司数量高达71家,创下了单月的上会纪录 。
安信证券策略分析师夏凡捷表示,注册制下IPO发行节奏有了变化,审核的加速和上会企业的增多,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从IPO融资规模来看,注册制下的IPO募资规模占比已接近七成,由此可见,目前A股IPO市场已经形成以注册制为主的新格局 。
IPO的提速并不意味着审核的放松,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十天,晶台股份成为创业板注册制首家IPO终止审核企业,精英数智成为今年首家被否的科创板企业,另外,还有汉弘数字、四方新材和吉大正元3家拟IPO项目在发审会临考时遭遇了“暂缓表决” 。
上述3家暂缓表决的公司拟上市场所分别为科创板、主板和中小板,预计拟募集资金分别为6.83亿元、15.22亿元和5.15亿元 。从业绩上来看有一些波动,如汉弘数字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4亿元、6.09亿元和8.81亿元,而归母公司净利润一度在2018年亏损0.82亿元,而在2019年又再度盈利2.14亿元 。
终止审核和暂缓表决的增加,引发了市场对IPO审核生变的猜想 。采访人员了解到,终止审核、被否的企业往往是因为不符合IPO条件,或是存在企业因自身原因导致IPO进程难以推进的情况 。而“暂缓表决”多是由于IPO项目没有硬伤,但由于是否给出“过会”票还存有争议,所以搁置了出具结果的时间,一般来讲,企业还需要二次上会,根据企业反馈情况来决定是否放行 。
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暂缓表决或与企业在IPO期间被举报有关,监管层需要多按下暂停键,核查举报真伪后给出定论,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带病申报”,虽然降低了IPO的过会率,但保证了新股的质量,给市场释放了监管从严的信号 。
审核关注焦点有这些
注册制的改革方向下,监管层审核的关注点从持续盈利、经营性指标转移到关联交易、合法合规等方面 。
以8月上会的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发审委关注企业关联交易情况,发审委委员要求说明发行人向关联方采购电石和块煤的交易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建立相应的市场交易机制,按市场价格交易的机制是否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未来规范及减少关联交易的措施及制度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