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为何想杀掉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呢?

此事件记载于《资治通鉴唐纪》:
曰:“敕旨不听复事王;今若私谒,必坐死,不敢奉教 。”世民怒,谓敬德曰:“玄龄、如晦岂叛我邪!”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往观之,若无来心,可断其首以来 。”

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为何想杀掉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呢?

文章插图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皇帝(李渊)命令我们离开秦王府,今如私自入府,必被斩首,所以不敢前去 。李世民大怒,命令尉迟恭带着自己的佩刀再次去召见,如果两人仍拒绝前来,便杀掉二人 。
房玄龄善筹划谋略,杜如晦善判断得失成败,“房谋杜断”闻名天下,李世民征战四方、夺嫡称帝、治国理政等为他出谋划策,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然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前的一天,竟然要杀了他们二人,这是唱的哪一出呢?
李世民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开创贞观之治,为大唐289年的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中国的地位推向世界巅峰,让大唐成为世界上一个家喻户晓的国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称千古一帝 。
李渊太原起兵,首谋是李世民和刘文静,李世民骁勇善战,每战必胜 。李渊在派兵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指挥打赢了伐薛仁杲,灭刘武周,平窦建德和王世充等四场战役,为在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曾许诺立李世民为太子,但称帝后立建成为太子,为补偿李世民,所以在政治中加封李世民是尚书令,拥有相当于宰相职权,统管六部尚书,掌管国家的行政大权,天下所有的事,事无巨细,一清二楚 。
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为何想杀掉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呢?

文章插图
在军事李世民先封为右翊卫大将军,并特设天策上将职位,拥有天下兵权,可以随意调动军队 。而他的天策府,可自行设置官职,而这些权利按照规矩,只有太子才能拥有 。在财政上被授予了三个“铸钱炉”,天策府有发行货币的权利,要知道,当时的东宫还要依靠国家拨款度日 。
正因为李世民在打天下功勋卓著,后来权力巨大,太子心生惶惶,怕自己的太子地位不保,于是李建成与李元吉设计要害他 。
李建成先是在李渊面前进谗言,说秦王府人才济济,早晚对朝廷不利,李渊这才“釜底抽薪”把房、杜被李渊逐出京师,禁止房、杜进出秦王府,免得他们给李世民出谋划策,手下大将秦琼、程知节等都被调走,仅留下的大将尉迟恭还屡遭迫害 。
公元626年6月29日,突厥进犯中原,太子李建成建议给李渊派李元吉代李世民出征,并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猛将以及秦王府精兵都归李元吉指挥,相机除掉秦王府的有生力量 。并趁机将李世民击杀 。
《旧唐书》载:会突劂侵扰乌城,建成举元吉为将,密谋请太宗同送于昆明池,将加屠害 。敬德闻其谋,与长孙无忌遽启太宗曰:“大王若不速正之,则恐被其所害,杜稷危矣 。”
【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为何想杀掉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呢?】
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为何想杀掉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呢?

文章插图
这个情报被李世民安插在太子府的卧底得知,立马报告给了李世民 。这下李世民着急了,但念及古今大逆不道,所以幻想在他们动手以后,再以正义的名义声讨二人,但遭尉迟恭和长孙无忌等人极力反对,李世民让张公瑾算一卦,张公瑾直接把龟甲扔到地上说“卜卦是用来分辨不容易看清楚的事情的,而今事情已经非常明了,还用来卜什么卦呢?”李世民这时才下定了立即政变的决心 。
于是才派长孙无忌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 。此时房、杜不在秦王府,他们是不知道李世民的决心的 。他们是政治老手谋略家,实际上是一种互相试探,如果李世民决定真干,他们就跟着一起干,否则另当别论,同时也是两人用的诸葛亮的“激将法”进一步逼迫李世民下决心发动玄武门政变,李世民的一切心理变化二人掌握的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