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也曾是一种军粮,多么希望能够出现在《长津湖》的将士手中


奶粉也曾是一种军粮,多么希望能够出现在《长津湖》的将士手中

文章插图
这个国庆假期,最令我震撼的,莫过于电影《长津湖》的悲壮与惨烈了吧!
看完这部影片,我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一直沉浸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那个冰封的世界,那个缺衣少粮,却依旧要为了祖国为了未来拼个你死我活的战场……
今天你我的幸福生活,就是当年这些革命先烈剖头颅、洒热血、不惧个人安危而舍命换来的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今天的生活呢?
奶粉也曾是一种军粮,多么希望能够出现在《长津湖》的将士手中

文章插图
孩子们和我一样,震惊于战争的残酷与悲烈 。
生活在蜜罐中的他们,向来衣食无忧,从未遭遇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到领略人情冷暖的年龄,自然是幸福快乐的生活着 。
即便如此,看过电影几天之后,姑娘嘴里含着牛奶吸管,依旧会感慨地说:“要是那个时候,我们的部队有牛奶喝就好了 。”
是啊,牛奶,对现在的我们来讲,不过是触手可及的东西,还可以挑剔的去选择含不含脂肪、蛋白质是多少等等的健康指数;但是对彼时的战士来讲,是多么可望不可即的食品,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
奶粉也曾是一种军粮,多么希望能够出现在《长津湖》的将士手中

文章插图
其实,牛奶,或者准确地说,奶粉也曾是一种军粮 。
我国历史上有明确记录的,是那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被毛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在1217年发动的一次讨伐战争中,沙漠的恶劣气候成为行军路上的障碍,而军粮的问题,也给蒙古兵的西征带来严重的阻碍 。
这时,成吉思汗的一名大将研发了奶粉和肉松 。将牛奶变成粉状,既方便携带,也能够确保营养成分不流失,这样富含益生菌和乳酸菌的牛奶,就可以保障蒙古士兵的肠胃健康 。而肉松,满足了士兵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需求 。
【奶粉也曾是一种军粮,多么希望能够出现在《长津湖》的将士手中】这样从过去随军需要携带笨重的奶牛以及大量的牛肉,变成了比较轻便的奶粉和肉松,携带的重量加大后,即便是再远的征途,也可以轻装上阵且不会水土不服,为蒙古大军统一大业提供了有利的后勤保障基础,包括后来以闪电之速远征欧洲 。
而在世界史上,有关奶粉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当时记录了KublaKhan的军队带着晒干的奶粉远征 。
奶粉也曾是一种军粮,多么希望能够出现在《长津湖》的将士手中

文章插图
如今,奶粉更是许多宝宝生命的保障或者母乳不足时的有利补充 。
曾经一度在西方,人们认为奶粉是高科技的产物,比没有科技的母乳质量更好,建议大家都抛弃母乳而改让宝宝吃奶粉;同时还出现一种观点,母乳喂养的宝宝更为依赖母亲,所以更弱 。
这种观点尤其在一些贵族家庭更为明显,只有穷得买不起奶粉的家庭和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才不得不母乳喂养 。
奶粉也曾是一种军粮,多么希望能够出现在《长津湖》的将士手中

文章插图
只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母乳的珍贵和不可替代性 。
曾经在犹太人的法典里明文规定:新生儿必须哺乳24个月,不得提前断奶 。
而在18世纪法国卢梭倡导达到社会改革目标的标志就是:是否进行母乳喂养 。一度在18世纪末,母乳喂养已经成为宗教般的狂热 。
事实上,与母乳相比,所有的奶粉都在强调各种各样的配方,多么的适合婴儿,多么的健康,然而这些配方更想要突出的意义在于:模仿母乳;不过遗憾的是:从未能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