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什么是死士?
死士并不是普通的手下,而是能够为主子去死的勇士 。通常情况下,有权有势的家族会养一些门客,而在这些门客中他们会培养死士 。具体如何训练死士,现在已经无从得知 。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这些死士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至于说为什么这些人愿意赴死,只能说古代生死观于现在不同,并且主人培养一个死士的代价是很高的 。能够拥有三千死士的家族,在当时绝对是实力强大的 。
除了死士以外,还有其他的部队

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文章插图
司马懿是魏国的重臣,手里掌握有重兵 。不过他长期在关陇一带担任主帅,此时关陇的主帅是夏侯玄 。夏侯玄是曹爽集团的重要成员,司马懿身在洛阳,根本不可能把关陇的部队调入到洛阳 。因此,司马懿手里的部队是有限的 。除了前面说的三千死士,司马懿还能指挥一部分禁军,大概有两三千人,加上自己府中的家兵,总兵力有七千人左右 。与曹爽能够调动的军队相比,司马懿的军队显然不足,不过对于发动政变来说,是完全足够的 。
司马懿谋划得当
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文章插图
靠着几千人控制洛阳是不显示的,因此司马懿靠着自己对洛阳城的熟悉,夺取了战略要地 。首先关键目标之一就是郭太后,控制了郭太后就能够让这场政变合理合法 。郭太后本身就和曹爽关系不好,加上此时这种境况,自然得支持司马懿 。有了太后的懿旨,司马懿就能够占领武库,控制洛阳 。
洛阳武库非常关键,因为司马懿虽然有几千人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实际上装备不足 。毕竟在当时私藏兵器是重罪,可想而知司马懿手中的人装备是不可能和正规军相抗衡的 。另外,最重要的还是当时的禁军平时不配备武器,因此谁控制了武库,可以说谁就控制了禁军 。司马懿以七旬高龄,亲自前往武库,可想而知武库是多么重要 。
【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文章插图
曹爽能力平庸给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绝佳机会
面对掌握禁军的曹爽,司马懿所能控制的军事力量明显处于劣势 。但曹爽带着少帝出城,致使发生政变后,城内禁军立刻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司马懿运用自己丰富的政治经验,把握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时刻,放弃攻取曹爽府邸这样可以控制人质的地方,把有限的兵力集中于武库、司马门这样的要冲之地 。
曹爽平时不得人心,关键时候又寄希望于司马懿放过自己,使得司马懿能够成功发动政变 。毕竟司马懿经过了几十年的军事,政治历练,已经是三国后期最厉害的政治家了,而曹爽只不过是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子弟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清代奇案:翰林强行纳聘,巡抚公堂活埋少女进棺材,三断活人棺
1702年,康熙皇帝得知湖南政事荒乱,民怨沸腾,便将现任浙江布政使赵申乔升任湖南巡抚,限令八月中秋那天到任视事 。这天,湖南省城长沙四十八条衙门及长(沙)善(化)两县官员,赶早来到正德门河边迎候新抚台驾到 。谁知等了一整天,河里过往船只无数,却没见抚台官船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