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膨胀者」多缘于心理自卑

【「自我膨胀者」多缘于心理自卑】

「自我膨胀者」多缘于心理自卑

文章插图

在我们的人际关系当中 , 同事、同学或朋友圈儿里 , 总免不了有这样的人——不论什么时候都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 甚至有点盛气凌人 , 讲话时喜欢高谈阔论 , 乍听之下似乎很在行 , 而相识久了 , 却发现他经常言过其实 。后来 , 熟人就都会知道 , 这原来是个“自我膨胀”的家伙 , 对他的信任度也因此大打折扣 。
自我膨胀实质上是在人缺乏足够自信时 , 对自我进行的一种过度补偿 , 即为自卑的表现;自负与自卑 , 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 不可分割 。因为缺乏稳定的自信与自尊 , 这类人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和事件的影响 。
偶有小成就 , 就容易洋洋自得 , 充满全能感;而一旦遭遇一点挫折 , 或受他人批评和指责 , 又会使硬币翻到自卑的一面 , 丧失动力和进取心 。
这时 , 自我为了避免陷入自卑的痛苦 , 会有意或无意地使用更多的自我膨胀机制来保护自己 , 表现出对他人的不屑、贬低、愤世嫉俗 , 这也使得领导、同事等很难与其相处和共事 。
在自我膨胀的机制作用下 , 个体通过回避现实来避免接受自己的弱小感 , 所以对现实的判断和检验能力变差 , 无法准确评价自己 , 也无法切实地评估客观环境 , 这将导致其难以对未来做出合理预测 。
从而陷入新一轮“挫败—自卑—防御—自我膨胀”的恶性循环 。
过度自我膨胀是对自卑的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 。要改善这一问题 , 获得更成熟的心理状态 , 需要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 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 也了解并接纳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弱小和不足 。只有对自我和环境拥有较为客观的认识 , 才能获得稳定而适切的自信与自尊 。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 ,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怎样自我减轻焦虑情绪?
心理焦虑症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 ,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该病 。大家每天都生活在紧张忙碌中 , 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 ,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不知不觉的就陷入了焦虑症的陷阱 。01.哪些人容易患上心理焦虑症? 1)有自卑倾向的人 有些人深信自己的容貌、身体特征、口才、学业成绩、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