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钧窑

自宋以来,历代皆崇钧瓷流光溢彩,蓝釉紫斑已是不凡,然翠绿缀映如此盌者,则寥若晨星,私人所藏无出其右 。多色纷呈,独具韵致,可谓前无先例、后无来者 。此盌千年历尽,华彩如初,无疑拔萃于存世同类,一器难求 。

收藏钧窑

文章插图
有研究钧瓷的釉层是用0.5%左右的氧化铜在1200多度高温中,还原成胶体铜粒子,这些粒子在釉中会形成红色釉,或青色、红色以及其它颜色的混合,而窑变正是因为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非常复杂变化 。如果是好的方向,就形成了美丽的钧窑瓷器 。
【收藏钧窑】钧瓷造型以端庄、浑厚、古朴、文雅为特色 。钧瓷器皿,棱角分明,线条优美,文饰简练,雕塑别致 。钧瓷传统作品尊、鼎、钵、洗、瓶等陈设品,置之庭室,富丽堂皇,满屋生辉;陈之几案,赏心悦目,雅致韵人 。钧瓷胎质,陶冶清纯,坚实细腻,扣之其声如罄,清脆悦耳 。钧瓷颜色瑰丽,厚重鲜艳,青若蓝天,白如美玉,紫胜葡萄,红比牡丹 。一件器物,可一色纯净,可几色辉映,加上变化莫测的流纹,其自然效果远非刻意追求和人工修饰所能及 。体现出典雅大方,斑斓夺目、飘逸空灵的帝王之浩然之气 。钧瓷的造型线条简洁大方 。传统造型约有200余种 。主要有:香炉、宝象瓶、葫芦瓶、连座瓶、玉壶春瓶、梅瓶、双龙活环瓶、鹅颈瓶、出戟尊、三羊开泰尊、莲花尊、花盆、鼓钉洗、碗等 。
收藏钧窑

文章插图
宋钧"窑变"特征是出于釉药中活动性配方,且与窑炉结构关系密切,又有影响钧瓷成品率的,则是所用燃料,窑装之稀密,外在因素的寒暑、晴雨、风向、均要窑工们能有应变配合能力 。否则,即可出现古人所讲的十窑九不成的结局.
宋官钧器物底部涂以芝麻酱色釉,釉上聚集一块块不均匀的蟹甲壳色青釉,或称龟裙色,这是介于蓝绿之间的釉块 。是否有龟裙色也是鉴定真假宋官钧的重要依据 。(3)棕眼 。棕眼原本指动物表皮粗糙的毛孔 。借喻到瓷器上指釉表皮细密的小坑点 。宋代钧窑大多数都有棕眼的现象 。(4)数字 。宋官钧刻有一到十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越大 。宋均刻款都在素胎成型时刻划,然后再抹一层芝麻酱釉;而仿品大都先抹釉后刻款 。(5)宋官钧还有一种特质,那就是迸音 。它见水以后,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开片声音,夜深人静时,似乎可以洞穿心腑 。宋民钧以及后代仿钧窑,没有见到这种现象 。
收藏钧窑

文章插图
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中,俗话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钧窑瓷器素以古朴的造型、瑰丽的釉色而著称于世 。了解和鉴赏钧窑瓷器,的确让人一饱眼福 。
钧瓷在金代是制作精品的黄金时期 。到了元代是所谓粗制滥造时期 。元代以后逐渐衰落,及至明代宣德年间,已不能复烧钧瓷了 。他在1957年出版的《中国青瓷史略》——“异军突起的钧窑”一节中写道:“钧窑的兴起,与汝窑的衰落有密切的关系,就是说,临汝窑到了北宋末年,经过靖康之变是毁灭了,而邻近着临汝东北乡大峪店的阳翟县野猪沟(东距神垕十里),就烧造了一种不同于临汝所烧的青釉器 。这是北方金人统治之下以及元代一百年间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