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宝师从拼多多

【触宝师从拼多多】以输入法业务起家的触宝 , 正尝试在网文市场狙击阅文集团 。
在二季报电话会议中 , 触宝创始人张瞰向投资者展示了疯读小说的出色战绩——成立一年 , MAU3000万 , DAU1000万 , 进入免费网文APP前三 。截至财报发布 , 已有签约作家1600多名 , 并构成平台内容的核心创作团队 。
和拼多多用异于主流平台的差异化策略杀入电商江湖一样 , 触宝也在网文市场中 , 用免费制阅读策略找到巨头的阿基琉斯之踵 。
行业剧变
2019年 , 网文行业领军平台阅文发生重大转变 , 其活跃用户数、在线业务营收额均遭遇增长下滑 , 付费用户数甚至出现逆增长 。
网文行业迎来剧变 , 包括疯读、连尚在内的大批免费阅读平台在这一时间段兴起 , 阅文被迫进入调整增长方式的轨道 。业内盛传 , 从免费到付费再到免费 , 网文行业正在迎接一次轮回 。
高度产业化导致的长尾生态 , 在电商和网文两大领域同步上演 。因行业的高度成熟 , 利润进一步向头部从业者集中 , 尾部外流的趋势加剧 。
在阿里C2C业务这边 , 平台用更改引流逻辑的方式 , 完成了品牌化天猫替代个人化淘宝接管核心品类的流程 。
与此同时 , 网红向自家淘宝店导流 , 依赖个人IP而非官方流量生存 , 开始成为部分非品牌商家的生存方式 。围绕头部品牌把持下的剩余流量 , 一般个人C店与网红自媒体概念店的竞争也随之展开 。
在网文平台 , 作者的流失进度被大幅放缓了 。
如果说拼多多的崛起 , 是早期电商平台品牌化需求的派生结果 , 在网络文学领域 , 疯读小说等新兴免费平台的崛起 , 则是高度产业化的派生结果 。
区别在于电商自始至终都是规模化的生意 , 中小卖家的维护意愿随网店发展产生波动;而网文是表达欲的产物 , 在发展早期一度不被作为商品看待 , 中小作者的维护意愿随自身的表达欲变化而产生波动 , 商业化进度反而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
尽管阅文在集中头部资源的发展历程中 , 大量依赖“低保”的中小作者难以通过写作方式维持生计 , 且外部平台的“低保”价格时而高于阅文系 , 却仍未发生大规模流失 。因为作者需要离读者更近 , 天花板更高的网文平台 。在这一标准下 , 阅文系显然占有重要优势 。
而双方长尾生态的流出 , 则呈现完全不一样的规律 。
在电商领域 , 新势力崛起是老牌巨头基本盘动摇的原因而非结果 。拼多多崛起时 , 整个淘宝平台处于消费升级阶段 , 部分商品的关键词搜索结果中 , 首页已经完全剔除了低价档商品 。
在阿里系平台难以获取流量的背景下 , 拼多多以压缩商家利润的方式仍然能够获取流量 。因而造成了这一时期拼多多承接大量原淘宝中小卖家转移的结果 。
网文市场也呈现出“长尾转移”这一时期的现象 。据燃财经报道 , “55断更节”风波以来 , 有不少中小作者出走阅文系平台 。纵横、飞卢、番茄等平台通过模仿阅文合同、发布招募公告等方式争夺阅文的出走作者 。
在这一阶段 , 疯读小说也进入高速增长期 。QM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6月 , 番茄小说、七猫小说、疯读小说分列国内移动互联网免费阅读用户规模前三 , 疯读小说用户规模为2488.18万 , 约为头名番茄小说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