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换牌桌

短短几年,猎豹移动已沦落为海外互联网巨头及资本市场的弃儿 。如今它不得不做出再次迁徙的决定 。
这一路,注定不平静,更多的凶险,因为它已伤痕累累 。更重要的是,它想回归的正是此前逃离的猎场,而这里早已被更多强大对手割据 。
作为头领,傅盛曾经让这家公司焕发过辉煌时刻,在海外市场一路披荆斩棘,但现在猎豹如今已处悬崖之边,只剩一条路可走 。对傅盛而言,他还有留在牌桌的机会,只是手中的筹码已所剩无几 。一举翻盘毫无希望,换牌桌因此成为必然 。
在近日举行的2020年Q2季度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傅盛宣布了公司战略重心从海外转移到国内的决定 。促使这一决定的最大因素便是对恢复与Facebook以及Google的合作变得希望渺茫,海外收入仍在继续下滑 。
猎豹移动最新财报显示,总营收为人民币3.943亿元,同比下滑59.4% 。尽管在Non-GAAP下,净利润为2.439亿元,但这主要归于出售字节跳动的股份所赐 。
形式严峻不是最近才发生的 。这不是傅盛第一次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中强调回归国内市场了 。在2019年财报公布后,猎豹移动在回应就提到未来,工具业务会将业务重心转至国内,并将此前的纯广告模式逐渐转型至会员付费与广告相结合的模式 。
回归国内市场的背后,是猎豹移动近两年来一路唱衰的营收业绩和市场估值 。据猎豹移动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Q2至今,猎豹移动营收整体保持持续下滑态势,并且幅度越来越大 。
此外,在市场估值来看,2014年,猎豹移动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按发行价计算的市值为19.32亿美元 。上市六年来,猎豹移动的股价经历过巅峰时期的36.63美元,市值接近50亿美元 。但此后,逐渐回落至低谷 。2018年,基岩资本曾发布研究报告称,结合过去对猎豹移动的分析,基岩资本认为公司的合理估值为25亿美元以上,但当时的猎豹移动估值仅为19.5亿美元 。尽管在此之后猎豹估值随着移动业务的增长有所回升,但到如今,猎豹移动的市场估值仅为3.2亿元美元 。
其实一开始,资本市场对于猎豹移动一直较为看好 。在2014年猎豹在纽交所上市不久,瑞士信贷就发布报告称,猎豹移动各方面均表现强劲,将目标股价调至23美元 。2018年基岩资本给予猎豹移动“增持”的评级时回应称,看好猎豹有主要理由在于猎豹的工具类产品发展平稳、娱乐移动业务在未来有潜力、AI和机器人业务是未来发展的亮点和猎豹移动拥有丰厚的现金储备 。
据美股研究社报道,在此次财报公布前,彭博跟踪的3位分析师中,2位给予猎豹移动“持有评级”,1位予“卖出”评级 。而在此之前,两大投行瑞信、杰弗瑞发布报告,分别给予猎豹移动“中立”、“落后大盘”评级 。
可见,现在的猎豹移动,已经不足以吸引资本市场的垂青 。
海外业务折戟:从座上宾到弃儿
猎豹移动几乎将所有的高光时刻的摆钟停拨在了最初成立的那几年 。
最开始成立的猎豹移动在360安全卫士全面绞杀的夹缝中落地生根,拉着在当时以付费模式为主,毫无竞争优势的金山杀毒软件做起了“纯云端杀毒的软件”,改造了金山毒霸网址导航产品,并且开发了自己独立的猎豹浏览器,突出重围 。
随着移动手机的普及与发展,尽管已经在PC端占据一席之地的猎豹移动,却无法在已经有360、QQ等手机管家的国内移动市场突出重围,傅盛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进军海外市场 。
自此,猎豹移动如其名“猎豹”一般,以“短跑冠军”之名跑上了美国市场的舞台 。当时的美国,社交、电商、搜索引擎这三条互联网公司主流的赛道已经被Facebook、亚马逊和谷歌瓜分完毕,但在工具类产品领域却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