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儿童怎么挽救?

保护低能儿童的安全是家庭生活指导的重要一环 。低能儿童缺乏对安全、危险的鉴别能力 , 而大多数低能儿童还是具有自我活动能力的 , 故对他们的安全不可忽视 。
低能又称精神发育迟滞 , 是指因一组先天的或儿童期的疾病引起的精神活动发育受阻 , 突出地表现为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
儿童低能的程度分级
临床上常以症状轻重来分级 , 过去从轻到重分为愚鲁、痴愚、白痴三级 。现根据智商(IQ)高低分为四级:
轻度:IQ为50-70 , 学龄前可发现说话、走路能力发育稍迟 。因智力缺陷程度比较轻 , 不易被识别 。躯体发育及神经系统大多无明显异常征兆 , 语言发育迟缓 , 个人生活能自理(如进食、清洗、穿衣、大小便料理等) , 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或技术性操作 , 学习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人为差 。接受学校教育困难 , 计算、读写能力和应用抽象思维显著困难 , 但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可使他们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
中度:IQ为35-49 。表现为语言、运动功能发育及其他运动技巧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 生活自理困难 , 日常生活需要别人监护 。理解能力差 , 对学校的功课缺乏学习能力 。少数患儿能料理个人最简单的生活或做简单的家务劳动 。成年时期不能完全独立生活 。
重度:IQ为20-34 。语言功能明显障碍 , 不会讲话或仅能发出个别单音 , 不能理解别人的言语 。运动功能发育受限 , 严重者不能坐、立、行走 。日常生活须别人照护 , 不知危险和防御 。不能接受学习教育 。
极重度:IQ为20以下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 完全由别人照顾 。语言、运动功能及理解力严重缺陷 。
【应对措施】:
1、重视低能儿童的饮食
重视低能儿童的饮食是家庭生活指导的关键 。增加含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微量元素和谷氨酸、γ-酪氨酸丰富的食物 , 可促进脑细胞的代谢 , 提高智力 , 这对所有低能儿童都适用 。除了明确不宜食用蛋白质、卵磷脂的疾病以外 , 对基他疾病 , 可多食用一些含蛋白质和卵磷脂丰富的食物 , 以改善大脑的生长发育 。另外 , 对一些因先天性营养缺乏而智力低下的儿童 , 要有意识地增加所缺乏的营养 , 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的 , 宜补充甲状腺素 。如患苯丙酮尿症小儿 , 应控制食用含苯丙氨酸的食物 , 每天允许摄入苯丙氨酸每千克体重15-30毫克 。患半乳糖血症小儿 , 一经确诊 , 就应完全停用乳类及乳制品 , 以米粉、麦粉、豆浆为主食 。肝豆状核变性的患儿 , 要控制含铜量高的食物 , 如猪肉、羊肉、肝脏、蟹虾等 , 以选择低铜高蛋白食物为好 。
2、保护低能儿童的安全
保护低能儿童的安全是家庭生活指导的重要一环 。低能儿童缺乏对安全、危险的鉴别能力 , 而大多数低能儿童还是具有自我活动能力的 , 故对他们的安全不可忽视 。对兴奋躁动的小儿 , 居室陈设应简单 。金属制品、易碎易破物品、有锋利缺口的物品、可入嘴的物品都应清除 。患儿的活动范围也应有所限制以避免摔伤、碰伤、烫伤等意外。对忧郁孤独的小儿 , 则不要让他们独居一室 , 因为这些患儿往往会因忧郁孤独而产生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而出现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