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是否一无是处?从各角度来看待司马炎

提及西晋的历史 , 很多人都是痛心疾首 , 由于其在嬗代之路上沾染了太多的血腥 , 以致于对于西晋总是贬多褒少 , 而司马昭命令贾充杀害魏帝曹髦的举动更是被世人所诟病 ,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在这之后成为了野心家的代名词 。
而对于西晋皇帝开国皇帝司马炎 , 作为魏晋时期一个极为争议性的人物 , 历史也终究对他是褒贬不一的 。《晋书》的作者房玄龄在书中的评价在笔者看来是相当的公正的:他一方面肯定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历史功绩 , 肯定了其对历史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对其晚年的怠政做了批评 , 认为西晋的灭亡和武帝是不无关系的 , 并在结尾处警醒世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在以往的观点之中 , 由于对西晋这个朝代并无多大的好感 , 所以大多数人都用有色眼镜来看待晋武帝司马炎 , 认为其只是一个靠着祖辈、父辈余荫的二世俎 , 一个只知道享受的“官二代” 。然而再一次翻看《晋书》 , 笔者也不得不略微改变一种看法:
如果其没有一定才干 , 那么其如何能在魏晋嬗代之际的朝局之中坐稳皇位?如果其没有果断的决心 , 统一中原的大业又怎么可能在他的手上完成呢?如果没有高超的政治手段 , 又怎么可能把世家门阀压制得死死的?而他在位时颁布的“占田制”、“分封制”也一直为后世的十六国以及南北朝诸君所沿用 , 故对于晋武帝我们不得不略微做一个改观 , 因而对于晋武帝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做一个正面的估价:

晋武帝是否一无是处?从各角度来看待司马炎

文章插图
完善田制:保障门阀利益的同时却也极大限度地抑制门阀势力的发展
对于晋武帝我们常说他对于世家门阀太过纵容 , 以致于造就了“上品无寒门”的局面 , 然而世家的壮大如果真要追溯的话可以追溯到曹魏时期 , 若非曹丕对世家采取妥协态度 , 又怎么可能影响后世呢?也正是曹丕过度的信任世家最终才为司马家做了嫁衣 , 而到了西晋初期世家坐大的局面已经不可逆转 , 如果强行削弱世家的利益 , 那么依据当时的形势西晋可能会提前爆发内乱 。
因而司马炎就只能对其采取既是拉拢又打压的一种策略 , 占田制之中就可以看到晋武帝在对待世家问题上的高超手段 。
关于占田制的诞生以及详细资料笔者就不多做介绍了 , 在各大资讯网站上都有其资料 , 我们主要来说说在占田制之下司马炎如何保障世家利益的同时却又对其再加以限制 。
世家是魏晋时期一个特殊的群体 , 在那个时期皇帝要想巩固其地位就必须得对这群世家加以笼络 , 占田制很大程度上照顾了他们经济利益:
占田制之下的世家是不需要缴纳相应都赋税的 , 而当时承担赋税的重任都由占田制之下的占田民来承担;在当时动荡的年代之中 , 世家拥有很多的藏匿人口 , 而其又承认了世家对于这些佃客的合法性 , 让这些佃客为世家服务 , 照顾了世家的情绪 。
晋武帝是否一无是处?从各角度来看待司马炎

文章插图
过度照顾世家利益必然会导致民怨沸腾 , 因而占田制看似是照顾世家利益 , 然而我们从他的制度之中也可以看到占田制对于当时的世家是一个极为不小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