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而设置的节日 纪念介子推以忠孝为核心

我国的每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日子 , 都会有它的历史来源和风俗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清明节 , 清明节作为我国重要的祭祖节日 , 对人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 但很少有人会知道它的前身:寒食节 。寒食节是过去祭祖最隆重的节日 , 虽然演变至今已经名存实亡 , 并入清明节习俗 , 但它在历史长河中曾存在过的身影是无法湮灭的 。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而设置的节日 纪念介子推以忠孝为核心

文章插图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而设置的节日 纪念介子推以忠孝为核心】寒食节起源
寒食节最早并不是这个称呼 , 而是叫做禁火节 ,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 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 , 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 。晋文公归国为君侯 , 分封群臣 , 独介子推不愿受赏 , 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 , 介子推不愿为官 。躲避山里 , 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 , 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 , 结果 , 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 , 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 , 要吃冷食 , 称为寒食节 。
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
寒食节的文化是非常深厚的 , 它是以忠孝为核心所展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 , 是介子精神的精髓 , 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 , 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 , 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 。当今 , 更是聚民心 , 凝国魂 ,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 , 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 , 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习俗插柳
在寒食节这天 , 各个地区的人都会根据当日的风俗来庆贺插柳 , 就是这一天比较重要的一个习俗 , 同时也是象征之一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 , 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 , 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 , 佩麦叶来代替柳枝 。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 , 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 , 红颜成白首”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