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网课第三年,家长、老师如何与“走神儿”斗智斗勇?

老师,对着摄像头,传道授业解惑;孩子,对着电脑屏幕,正襟危坐;家长,时不时探过身子,瞅瞅屏幕,再看看孩子 。

“你以为他在听课,实际上脑子不知道飞哪儿去了 。”如今网课上到第三年,家长们发现,孩子越来越容易在上网课时走神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为确保网课的质量,必须与走神的孩子斗智斗勇 。
老师
一个学生走神对着全班提醒
老师在家里,学生在教室,这样的网课该怎么上?前不久,来自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的语文老师樊微微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今年以来,疫情呈现多点散发的情况,有些时候学校可能并没有统一停课,但部分老师或学生会被临时要求居家 。”上个月,正在学校上课的樊微微突然接到社区通知:即日起,小区只进不出 。
“由于疫情影响范围有限,大多数学生还可以正常到校,这就需要老师做出调整 。”樊微微明白,现找其他老师代课并非长久之计,而学校恰好正在探索疫情常态化下的多种应对方案,“包括老师居家、学生在校,学生居家、老师在校,以及部分学生居家、部分学生在校等不同情况 。”经过一番讨论,学校决定以此为契机,试水全新的授课模式 。
“正式上课前,我们居家的几个老师先做了模拟,熟悉一下平台的操作流程 。”3月18日,樊微微坐在家里的电脑前,与教室里的学生隔空相见 。“当天有34名学生在教室里,还有5名学生因为家长有外省返京情况,跟我一样暂时居家,大家就这样实现了多地实时连线 。”
为保证直播顺利进行,实习老师被请到现场提供帮助 。“教室里的学生感觉很新鲜,一看见我出现在黑板那里的屏幕上,就恨不得冲到前面来打招呼 。”
【网课|网课第三年,家长、老师如何与“走神儿”斗智斗勇?】第一次尝试这样上网课,樊微微遇到不少难题 。“平时可以走到学生中间,随时跟学生有眼神交流,发现有学生走神,也可以不着痕迹地提醒,但坐在屏幕前,有时候连后排学生的脸都看不清楚,就算看到有学生开小差,也只能对着全班提醒,难免会打乱授课节奏 。”
樊微微意识到,现场收音也是不容忽视的细节,“平时在教室里提问,学生们可以齐声回答,老师至少能听到一个主声音 。但直播不行,齐声回答耳麦会炸,必须一个一个说,而且最好跑到教室前面说,这样收音效果最好,居家的学生也能听得到 。”
由于屏幕需要来回切换,同时兼顾居家上课的学生,现场也有各种小状况要处理,原本40分钟的课程,樊微微最终上了50多分钟 。“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双师课堂’,非常考验老师之间的默契程度,需要提前共同备课,这样才能应对自如 。”樊微微庆幸,这些问题都被逐一记录下来,“我们是团队作战,随时跟校领导、技术部门保持沟通,大家一起克服困难,持续改进流程 。”
今年,樊微微还肩负着轮岗的重任,可因为疫情的关系,暂时没办法到对方学校 。樊微微计划,在5月份也用双师课堂的方式进行直播授课,“未来还可以尝试搭建平台,让两所学校的学生一起交流互动,组织辩论等,使网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家长
网课规模越大 越要控制走神
海涛的儿子小浪今年读初一,就像很多这个年纪的男生一样,爱玩爱动自律性稍差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这样的特点,所以让他坐在那,动都不动地上一堂课,几乎不可能 。”
疫情刚来的时候,小浪还是个小学生,曾经上过整一个学期的网课 。从那时候,海涛就发现:“那种在电视上观看的网课,规模最大,一个老师对着上千上万的学生,效果最不好,最容易走神 。”随着疫情常态化,网课的形式也在改变,课堂规模越来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