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钱?

前几天群里在讨论孩子做家务到底要不要给钱 , 其实在育儿过程中 , 从来没有一个问题是简单的“是”/”不是“、“应该”/”不应该“ ,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做家务与钱的关系问题 。
问题一:孩子该不该做家务?为什么?
显然 ,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 孩子应该参与到日常的家务活动中来 。
理由一:家务劳动可以很好的锻炼大小动作、训练专注力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 说孩子大动作不协调、小动作做不好 , 可是这些能力在家务劳动中统统涵盖了 。 扫地、拖地、铺床是对大动作及协调性的训练;摘菜、剥豆子是精细动作的训练;同时你看他剥豆子的时候还能干别的吗?注意力都在豆子上了 。
专注力强的孩子还怕学习不好吗?
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钱?
文章图片
理由二:家务劳动中藏着逻辑能力的养成
我们常干家务的都知道 , 比如扫地、拖地这是有顺序的 , 在做事之前就要想好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 否则很容易做无用功 。 再比如洗碗这件事够小的吧 , 但是如果有一个比较粘的锅是不是洗之前先浸着 , 最后洗的时候就容易了 。 这种做事的顺序感、因果关系就是一个人的逻辑能力了 , 这种能力对于将来高年级的解题思路、处事方式都是很有帮助的 。
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钱?
文章图片
理由三:家务劳动是最安全的试错方式 , 自信的最佳训练场
孩子从18个月开始自己抓东西吃的时候就开始确认”我行不行“ , 如果”我可以“ , 那说明我很厉害 , 如果”我做不到“那就说明——我很差劲 。
家务 , 不是孩子的主战场 , 但是如果他做成一件事 , 比如剥了整整一碗豌豆 , 大人总会跟他说:”太棒了 , 帮了我大忙了 。 “此时的他一定很得意 。 如果他在外面集体活动或者别人家的时候 , 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帮忙剥了豆子 , 人家肯定会说”哇 , 你这么小就剥这么快 , 怎么这么能干的 。 “这次是来自他人的认可 , 如果说自己人还感觉是哄他开心 , 那么来自他人的评价对他来说就特别有意义了 。
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钱?
文章图片
他会在这个过程中 , 逐步建立”我能行“的信心 , 以后遇到新问题都会抱着”试试“的态度 , 从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能力也就越来越强、未来的路自然越来越宽 , 且你完全不会担心他 。
理由四:在家庭中更有归属感、安全感 , 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平时在家里做家务 , 就会把自己真正当做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 通过自己的劳动也能体会大人的辛苦 , 能够换位思考 , 学会感恩;同时真正理解”负责任“的意义 , 比如他擦桌子、洗碗、甚至打扫卫生间 , 他就会知道完成的标准是什么 , 并为这个结果负责 。
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钱?
文章图片
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钱?】问题二:孩子在家里做家务该不该给钱?为什么
显然 , 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 我们还是要分情况来说:
1、属于孩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 , 不用拿钱做奖励 。
孩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 , 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衣物、垃圾等 , 这些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 也是属于自己的事情 , 自己整理还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能力 , 独立生活的能力 。
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