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没有共情能力的父母,就会在一件事情上伤害孩子2次

与孩子共情 , 是我们一直提倡的教育理念 。
但是 , 家长们在实际问题中 , 常常无法和孩子的情绪产生共鸣 。
知乎上有位妈妈发问:
今天把别人送给孩子的一杯奶茶打翻了 , 他伤心了好久 , 有必要吗?
网易|没有共情能力的父母,就会在一件事情上伤害孩子2次
文章图片
这位妈妈说别人送了儿子一杯奶茶 , 儿子就一直放在冰箱舍不得喝 , 等着周日好好喝 , 结果被她不小心打翻了 , 儿子知道后就特别难过 , 于是她就安慰儿子说:
“刚好为你的身体健康着想 , 你刚好可以减减肥嘛”
因为他觉得儿子14岁 , 170斤的体重已经严重超标了 , 好不容易瘦了30斤可不敢再胖回来了 。
儿子听完更委屈了 , 这一杯奶茶12元 , 他觉得很贵 , 因此从来没买过 , 并且觉得妈妈一点也不会安慰人 。
结果这位妈妈就生气了 , 然后说:
“那我咋办 , 再请你喝一杯?”
【网易|没有共情能力的父母,就会在一件事情上伤害孩子2次】儿子就说没必要了 , 但是心中还是很伤心 , 这位妈妈又说:
“这就是一件小事 , 有啥可难过的”
这位妈妈完全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 , 也不能共情孩子的感受 , 觉得孩子因为一杯奶茶就伤心很久 , 完全没有必要!
当我看完这整个事件之后 , 我就在想 , 这位妈妈可能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 , 她觉得也就是一杯12块钱的奶茶而已 , 没必要小题大做 。
但是对于她来说的小事 , 却是孩子心中的大事 。孩子希望妈妈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 , 结果却换来一句“刚好你可以减肥” 。
这样的话 , 我相信大家听了都不是很舒服 , 何况是把奶茶这件事看得很重要的孩子呢?
犯了错误应该道歉 , 而不是一味地为自己做合理化的辩解 , 不会共情的父母 , 赢了面子 , 却输了孩子 。
1 父母不懂共情 会在一件事上伤害孩子2次
孩子难受哭泣时 , 家长该怎么做呢?
A、制止孩子哭泣;
B、转移注意力;
C、陪伴哭泣的孩子 , 感受ta难受的地方 , 想办法与ta的难受“同频” 。
正确的处理方式 , 当然是选C 。
然而 , 平时生活中 , A和B或许是很多父母常用的方法 , 制止孩子哭 , 或者转移注意力 。这些方法由于缺乏“同理心” , 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悲伤不被看见 , 不被理解 , 情绪没获得及时的处理 , 甚至还被压抑下去了 。
孩子产生的不好的情绪 , 并不会因为“制止”哭泣而消失 , 坏情绪只有被看见 , 被接纳和理解 , 才能“被处理” 。
网易|没有共情能力的父母,就会在一件事情上伤害孩子2次
文章图片
就像开头说到的这个案例 。
当孩子格外珍惜的奶茶被自己不小心打翻 , 他很伤心时 , 妈妈首先要做的就是道歉 。
抱歉自己做了错事让孩子伤心了 , 而不是急于为自己的错误做合理化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