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嘴|一波三折,我终于帮儿子戒掉了吃手( 四 )


过早强行干预,不仅难度非常大,无法取得好的效果,还会导致孩子更加焦虑,甚至有的孩子再用别的吸吮行为来替代比如咬下嘴唇,得不偿失 。
至于怎么去戒断?
安抚奶嘴是替代吸吮乳头和手指最好的办法 。
在孩子稳定接受母乳喂养后就可以引入了(大概至少 3~4 周后,过早引起可能会导致乳头混淆),和吃手比起来,安抚奶嘴有很多优势:
容易消毒清洁,相对更卫生;奶嘴的挡片可以防止过度吸吮,长期使用比吸手指对牙齿的危害要小;比吃手更容易戒除,毕竟奶嘴可以拿开、扔掉,而手指不能…… 。
一般引入安抚奶嘴比较好的时机是在 6 月龄前,1 岁后的孩子通常已经有其他的安抚方式了,重新接受奶嘴的可能性非常低了 。
但是大点儿的孩子引入其他安抚物这招,也不能说完全没用,只不过不可能立竿见影 。
如果要引入安抚物,需要逐步推进:先熟悉其他安抚物,然后接受一边吃手一边使用新的安抚物,最后才是用安抚物起到替代作用,戒除吃手 。这个过程一般很长,而我没有坚持下来 。
厌恶疗法的本质是提醒,而不是惩罚 。也就是当孩子主观上已经有克服吃手的愿望了,只是做不到时,涂苦味剂在手指上起到提醒的作用 。
奶嘴|一波三折,我终于帮儿子戒掉了吃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我的孩子当时只有 1 岁半,自己完全没有戒除吃手的意愿,用这个方法是不合适的 。戴手套戒除吃手也是通过提醒来起作用的,对于 1 岁半的孩子,失败在所难免 。
戒除吃手最重要的是争取孩子的配合,可以用绘本、故事的方式,不带恐吓地让孩子理解为什么需要戒除吃手 。
这也是为什么 2 岁后戒断会相对容易的原因,孩子可以交流和理解了,而 2 岁以内的孩子很难获得这样的「内驱力」 。戒除吃手需要循序渐进,这比一刀切要更容易实施,也更容易成功 。
压力会让孩子更想吃手,逐步戒除的时候应该用表扬和鼓励,如果吃手的次数减少、时间缩短都可以表扬 。不要使用批判和惩罚这些可能增加压力的方式 。
总结自身经历,我想对家长们说
1.几乎所有孩子在 1 岁前都会吃手,只有少数会持续到 2~4 岁,所以不要过于担心 。
2. 紧张、焦虑、缺乏亲子情感交流、婴儿期吸吮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等会加重吃手的情况 。戒除吃手第一步应该考虑心理学的因素 。
3. 对于大孩子,先做好心理建设、争取孩子自己的配合真的很重要 。
4. 吃手的戒除需要循序渐进,鼓励表扬、语言教育、提醒等方法可以帮孩子戒除吃手,不要批评和惩罚,避免恐吓或威胁孩子(在孩子无法自我控制,又没有找到替代方法前,这样可能反而会加重吃手行为) 。
5. 允许反复或中断,特别是遇到生病的情况 。
6. 干预不宜过早,太早干预可能适得其反 。
等孩子长大再来回顾,会觉得吃手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
尽管我在戒除的过程中,焦虑过、踩过坑,但我在意孩子的感受,没有持续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这是最终取得成功的前提 。
奶嘴|一波三折,我终于帮儿子戒掉了吃手
文章图片
审核专家 钟乐
卓正医疗儿科医生
湘雅儿科学博士
监制:阿童木
排版:小何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