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爸爸没啥用,整天就是玩手机”孩子一句话,道出中国家庭暗伤

文|秘籍君
“丧偶式育儿”可能大家已经说累了 。 而且在鼓吹男女对立的当下 , 说这个恐怕要被骂 。
但我这两天经历的一个事 , 让我对这个词有了新的感触 。
这是源自我家侄子的一番话 。
前两天趁着周末带女儿去我哥家 , 俩孩子见了面立刻开玩 。 女儿建议玩过家家游戏 , 女儿当妈妈 , 女儿手里的布娃娃当宝宝 , 由小表哥当爸爸 。
但这个六岁的小娃立刻拒绝:
“当爸爸没什么用 , 整天就是玩手机 , 也没有咪咪给宝宝吃 。 ”
“当爸爸没啥用,整天就是玩手机”孩子一句话,道出中国家庭暗伤】我逗他 , 可你是男孩 , 将来就是要当爸爸的啊!
他好像被惹恼了“我才不想当爸爸!”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
我望向嫂子 , 她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 , 很显然被触动了;我又望向我哥 , 他正窝在沙发里玩游戏 , 对刚才发生的一幕全然不觉 。
“当爸爸没啥用,整天就是玩手机”孩子一句话,道出中国家庭暗伤
文章图片
这可能是典型的“中国式爸爸”的做派了 。
他们白天在外面忙工作 , 等晚上回到家里 , 吃了饭要打开手机 , 要么刷视频要么玩游戏放松一下 。
爸爸在那边放松的时候 , 由妈妈带着孩子要么进行绘本亲子阅读 , 要么陪写作业或搞些其它鸡娃项目 。 等时间过9点 , 妈妈又带着孩子去刷牙洗漱 , 还要一起躺着讲睡前故事等等 。
那边 , 娃爸还沉浸在游戏当中不能自拔 。
或许你会说 , 娃爸都这样子了 , 宝妈不生气么 。 一开始肯定是生气的 , 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 灰心了 , 失望外加绝望了 。
她们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维持这个家庭的主要原因 , 也会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给孩子 。
于是 , 一个家庭里 , 孩子跟妈妈更亲密 , 跟爸爸是相对疏离的 。 而妈妈也成了一个家庭中实际上的“养娃顶梁柱”——不管是全职在家还是在外上班 , 孩子的吃喝穿戴、学习教育、性格培养 , 爱好习惯 , 什么都是妈妈来管 。
妈妈一边累着 , 一边忍着 , 可能一忍就忍到了孩子高考 , 忍到了孩子大学毕业 , 甚至是结婚成家时 。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撒手掌柜”型爸爸和中国式“事无巨细”型妈妈 。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式”爸爸?
“当爸爸没啥用,整天就是玩手机”孩子一句话,道出中国家庭暗伤
文章图片
1.孩子习得了父母的家庭协作模式 , 长大成家后 , 会认为那样就是合情合理的
家里如果有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爸爸 , 毫无疑问 , 也会有个大男子主义的爷爷 。
因为 , 当家里的爸爸还是小孩子时 , 他见到的是自己父母的相处方式 , 自己的爸爸(也就是爷爷)就是他的榜样 。 他会自然而然地认为 , 父亲就是那样当的 。
这有心理学依据 。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 父母的婚姻质量 , 是原生家庭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 。 这其中就包括了父亲对待母亲的态度 , 以及父母在家庭分工合作上的模式 。
如果家里的爸爸是个甩手掌柜 , 家里的一切事务都交给妈妈做 , 包括带孩子管孩子 。 那么孩子自然会认为 , 一个家庭里 , 丈夫和妻子就是那样的关系 。 等他长大成了家 , 成了丈夫和爸爸 , 他自然也是个甩手掌柜 。
“当爸爸没啥用,整天就是玩手机”孩子一句话,道出中国家庭暗伤
文章图片
2.妻子对丈夫的抱怨或指责 , 在一定程度上推开了爸爸
作为母亲和妈妈 , 妻子其实是希望丈夫能分担育儿事务的 。 但这种“求助”到了嘴边 , 往往变成了“怨言”:整天回家就知道瘫沙发 , 你知道我有多累吗?!当示弱变成指责 , 争吵就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