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你平时定时给孩子零花钱吗?父母必读,这也是一种心理学博弈

给不给孩子零花钱?就如同哈姆雷特问的问题一样,“生或者死,这是个问题” 。但是经过摸索啊,到了一定阶段,还是要给孩子零花钱 。德先生身为父母,也试验过,给大家讲经验和原因 。
小学阶段|你平时定时给孩子零花钱吗?父母必读,这也是一种心理学博弈
文章图片
1.在小学阶段给零花钱,是不需要的,也是不必要的 。
再进入到小学两年级,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给我们提出了零花钱的问题 。经过我们夫妻俩晚上偷偷的商量,决定同意孩子的想法,每月给他5块钱,每年增加一块钱 。结果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还是每到用钱的时候,都希望父母给,他将她的钱都存到了零钱罐中 。
我们有时候就逗她,为什么这个你不花自己钱啊?他回来说,这个钱每月都好有限,我要把它存起来,将来等我用的时候再使 。我又问,你什么时候会觉得该用它的时候呢?她说,不知道,但是我我觉得该用的时候就会用它 。最后经过三年,她一直没用过 。慢慢的我们也消除了给零花钱,她也没有反抗哦 。
原因在于:小朋友有自我意识之后,认识到钱还是很重要的 。但是因为所有行为都不能独立,所以其实不用自己花钱,她只需要提需求即可 。本身她想用钱来保护自己,但是当父母已经保护他很好的时候,她确实再不需要了,而且他同样获得了安全感 。
2.到初中阶段,一定要给零花钱,而且家长不要去过问她的零花钱使用细节 。
“女儿富养”,进入到初中阶段,女儿确实已经开始独立,她反对我们去接送上学,她反对我们打听她不想说的事情,她反对我们听她同其他同学的电话和微信记录 。当然我们也很尊重她,最小表面上是尊重了 。这时候她手里有一定支配的钱是一件好事 。可以防止她在成长道路上出现哪些问题呢?
A.偷偷拿父母的钱 。青少年都是有攀比心理的,她们也需要社交,看到别人请她吃了东西,也需要自己回请,但是自己又没有零花钱,就会去偷着拿爸爸妈妈的钱 。所以她需要有一些钱,可以告诉她,可以用这些钱买你需要的,但是花完了,就没有了 。
B.避免未来花钱大手大脚 。通过给有限零花钱,可以培养她正确认识金钱观,知道赚钱是需要付出劳动的,现在是父母赚取有限的钱,所以她也只能拿到有限的钱,那么她也只能花有限的钱 。
C.避免自卑心理 。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会让他们和其他青少年一样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小东西,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很幸福,性格会比较开朗豁达,也比较善于与人交往 。如果别的小朋友都有零花钱,就只有自己没有,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慢慢的不和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了,性格会有点孤僻 。
D.生活或者学习不独立 。“我要买笔袋”“我今天要买书和本子”“给我十元钱,我我要请同学吃串串”......这是孩子发掘的正常需求,但是父母无法去挖掘和发现撰写需求,如果孩子没有零花钱,只能依赖父母,这让独立性格的培养很慢 。如果她自己有一定零花钱了,就会自己买需要的物品,而不会一直麻烦家长,这样性格也会变得更独立了 。
3、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呢?根据你生活的城市来决定 。
记住定量、定时,不要随心情给,不要随手给,要有仪式感,让孩子决定是一件重要事情,自己也觉得是一件工作 。
A.千万不要试图通过让孩子做任务来赚取零花钱 。这不仅会给孩子养成唯利是图的坏品格,破坏正常的家庭关系,还会让孩子对劳动产生错误认知,失去劳动本身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