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这三种家长吗,小心会把孩子培养成“讨好型人格”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 , 总是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 , 总爱说“都可以、你决定” , 总是为了满足或者愉悦别人 , 而忽略掉自己 , 这就是讨好型性格 。
没有人愿意培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 可是 , 如果家长是下面这三种类型 , 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 , 你就会“制造”出讨好型的孩子 。
你是这三种家长吗,小心会把孩子培养成“讨好型人格”
文章图片
第一种:控制型的家长 。
这种家长往往家教比较严厉 , 对结果和过程管控的比较严格 , 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定的规矩或者路线前进 , 不能有丝毫偏差 。 当然 , 当孩子做到了家长的要求 , 就能得到父母的充分赞赏和肯定 。
例如 , 孩子考试得到第一名 , 父母会奖励好吃的、好玩的 , 甚至给予某些特权 。
当孩子某次考试发挥失常时 , 就会有各种惩罚或者恶语相向 。
你是这三种家长吗,小心会把孩子培养成“讨好型人格”
文章图片
这样的“恩威并施”的政策下 , 孩子其实非常缺乏安全感 , 因为他们知道 , 父母并不是爱他 , 而是爱那个达到父母要求的自己 , 这种温暖的爱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做到父母的要求的 。
2021年8月 , 上海有一名14岁的初二女孩跳楼自杀了 , 她留下千字遗书 , 写道:
“你们爱的不是我 , 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 。 ”
当父母拿“有条件地爱”去控制孩子时 , 忽略对错、忽略自己的感受 , 达成父母的期望就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 那么 , 在未来 , 讨好自己的爱人、讨好自己的同事、讨好自己的领导……就成为了习惯 。
你是这三种家长吗,小心会把孩子培养成“讨好型人格”
文章图片
第二种:讨好型的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 如果家长本身就是讨好型的人格 , 那么孩子会从家长身上“耳濡目染”的学会讨好 。
很多70、80后成长在比较传统的教育环境下 , 自己就是一个“老好人”的性格 , 在生活中 , 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 , 总是不断去满足别人、迎合别人 , 在放弃自我中获得外界的认同 。
典型的表现就是在社交环境中让自己的孩子让着别人 , 把玩具给别人 , 过度地照顾其他的人感受;总在夸奖别人的孩子、过分地贬低自己家的孩子 。
你是这三种家长吗,小心会把孩子培养成“讨好型人格”
文章图片
那么孩子会从家长的行为中意识到 , 学会这种过分的忍让和谦虚 , 认为自己就是低人一等 。
而且 , 家长的行为传达的意思就是:如果想要过得好 , 就必须要取悦别人 。 久而久之 , 孩子也会养成老好人的性格 。
如果想要摆脱这种不良循环 , 家长就一定要意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 , 让养育孩子成为自己摆脱原生家庭影响的有效机会 。
你是这三种家长吗,小心会把孩子培养成“讨好型人格”
文章图片
第三种不和谐家庭
夫妻关系不和、经常吵架 , 孩子也容易成为讨好型人格 。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 , 对于小年龄的孩子 , 父母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 当家庭出现矛盾时 , 孩子常会把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 。
你是这三种家长吗,小心会把孩子培养成“讨好型人格”
文章图片
而且 , 很多孩子会发现 , 在父母争吵后 , 自己做出懂事的行为 , 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情绪就会缓和 , 甚至会露出笑脸 , 向孩子表达出欣慰的情绪 , 家庭氛围就会有所缓解 。
在这样的条件反射下 , 孩子就会努力的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 , 努力做一个更加懂事的孩子 , 以期待家庭更多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