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就哭的孩子和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有什么区别?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 那么那些忍着不哭的孩子呢?
动不动就哭的孩子和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有什么区别?
文章图片
大人对孩子的哭声总是很敏感 , 尤其是妈妈们 , 进化心理学英国科学家MortenLKringelbach说 , 婴儿和孩子的哭声 , 能给人类的大脑带来特殊的刺激 , 尤其是父母 , 小朋友的哭声能让他们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 感觉难受 。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 , 适应能力和独立能力慢慢变强 , 你会发现 , 孩子不像小时候那样哭都特别多了 , 但同样 , 你也会发现 , 有的孩子似乎更坚强 , 遇事会忍着不哭 , 有的孩子则很“脆弱” , 动不动就哭鼻子 。
动不动就哭的孩子与忍着不哭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先了解 ,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爱哭?
作为父母 , 虽然我们对孩子的哭声比较敏感 , 但遇上爱哭的孩子 , 我们依然要耐着性子哄孩子 。
爱哭的孩子似乎总有很多理由:
心情不好了 , 会哭;
身体不舒服了 , 会哭;
妈妈不给买糖了 , 会哭 。
当孩子一哭 , 妈妈们会觉得全世界都不美丽了 。 对于孩子的哭 , 我们对男孩子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 很多家长都认为:男孩儿必须肩膀足够宽厚 , 男孩子要有男子汉的样子 , 不能总是掉眼泪 。
动不动就哭的孩子和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有什么区别?
文章图片
对女孩儿就更宽容一些 , 其实用是否爱哭判断一个人是否坚强有些片面 , 毕竟哭只是代表情绪的一种宣泄 。
爱哭不一定不坚强
我们都认为爱哭的人不坚强 , 其实那些一边哭一边向前奔跑的人才是勇敢的人 。
我记忆中舅妈就是很爱哭的人 , 经常是说着说着话就有眼泪掉下来 。 表姐毕业后留在外地 , 长时间不回家 , 舅妈会掉眼泪;表哥跟表嫂吵架 , 舅妈也会掉眼泪 。 可舅妈并不是懦弱的人 , 相反舅妈很勇敢很坚强 。
舅舅一直在外地工作 ,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 其实三个孩子都是舅妈一个人带大的 , 家住农村 , 又有那么多的田地 , 也都是舅妈一个人操持 。
我上高中那年 , 村里搬家 , 盖新房子 , 舅妈家两个儿子 , 需要盖两处新房 , 也都是舅妈一个人在忙碌 。
所以哭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脆弱 , 哭只是情绪的一种宣泄 。
董卿在节目中经常落泪 , 每期的《朗读者》都会请来嘉宾分享故事或者成长经历 , 董卿多次会因为他们的故事而感动落泪 。
在这里 , 眼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 有感而发 。
动不动就哭的孩子和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有什么区别?
文章图片
忍着不哭的孩子承受能力可能会更差
孩子为什么会忍着不哭?这或许与大人的教育方式有关 。
上世纪“哭声免疫法”在美国风靡一时 , 很多宝妈都崇拜哭声免疫法的创始人华生 。 这个方法太好了 , 孩子哭的时候 , 我们只要不管不看不听就行了 , 孩子自然会停下来 , 当他笑的时候 , 我们再去抱他 , 那孩子就知道了:想要爸妈抱 , 就不能哭 。
这样多省事啊 , 不用面对孩子的哭声 , 不用总是哄孩子 。
正当这些妈妈们欣喜的时候 , 问题来了 , 她们发现 , 用“哭声免疫法”养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
而这个“哭声免疫法”创始人华生先生 , 一生三个孩子 , 一个自杀 , 一个离家出走 , 一个多次自杀未遂 。
或许我们并没有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孩子 , 但是在孩子的成长中 , 我们总是向孩子灌输这种思想:你不能哭 , 哭是没出息的表现 , 哭解决不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