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明白的道理,真正懂且能运用的人不多,特别是亲子沟通问题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体验活动 , 一群成年人分成两组 , 一组站在凳子上扮演家长 , 另一组扮演孩子 , 扮演孩子的需要仰脸望着说:“我是一个孩子 , 我只想有所归属 。 ”站在凳子上扮演家长的则回复 , 比如“别再打扰我了 , 我很忙;你为什么不能像你哥哥那样呢?你干嘛不去收拾你的玩具或者做作业?我得说多少遍啊?”
都明白的道理,真正懂且能运用的人不多,特别是亲子沟通问题
文章图片
通过这个活动 , 就能够很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大多数父母沟通的时候的问题 , 我们太习惯于用惩罚、说教以及其它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得更好 , 而没有理解孩子做出这些行为的终极目的 , 也没有体会到这样的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给孩子造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伤害 。
将心比心 , 推己及人
,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 但是真正用于生活中的又有多少呢?
换位思考是人生最高级的修养
, 正如《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以责人之心责已 , 以恕已之心恕人 , 无论亲情 , 友情 , 爱情 , 多点理解 , 多点宽容 , 才能走得长远 , 懂得换位思考 , 心胸自会宽阔 , 岁月亦可从容 。
都明白的道理,真正懂且能运用的人不多,特别是亲子沟通问题
文章图片
一位妈妈在得知自己6岁的儿子偷了东西以后 , 他没有进行惩罚和常规的说教 , 因为她知道 , 在孩子的认知里 , 他可能并不知道“偷”这个概念 , 而且也不能理解这个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 那么她是如何沟通的呢?
都明白的道理,真正懂且能运用的人不多,特别是亲子沟通问题】她找了个没人打扰的时间 , 和儿子坐在一起聊天:听说你从商店里偷了一袋泡泡糖 。
(她并没有通过问孩子是否做了什么事 , 没有用责备的语气)
随后 , 她告诉孩子 , 她上五年级的时候 , 曾经有一次从商店里偷了一块橡皮;她知道那样做很不应该 , 心里非常愧疚 , 所以觉得那样做实在不值得 。 儿子辩解道:“反正小店里有那么多泡泡糖 。 ”妈妈则引导儿子讨论店主需要卖多少泡泡糖和其他东西 , 才能挣到足够的钱来付房租、店员工资、仓储积压 , 以及养家糊口 。 儿子承认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 。 她和孩子还讨论了他们多么不喜欢别人来拿走自己家的东西 。 最后孩子发自内心地说自己再也不想偷东西了 , 并且要去小店为自己偷的泡泡糖付钱 。 这位妈妈没有用指责、羞辱或说教的方式 , 让孩子自发地懂得了道理并找到了解决办法 。
在寻找归属感和责任感的过程中 , 因为认知的差异 , 孩子们会做出许多不合时宜的“不良行为” , 若家长处理不当 , 孩子就会产生失落感、罪恶感 , 也会促使孩子越来越不自信 , 没有尊严 , 不能建立健全的人格 。
都明白的道理,真正懂且能运用的人不多,特别是亲子沟通问题
文章图片
孩子的行为是以自己认为真实的东西为基础 , 而不是以事实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