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每个家长的烦恼,如何让孩子分享幼儿园情况?换一个方式询问

由于每个家庭情况不同 , 有的孩子回家无论这么问 , 都不愿分享幼儿园情况 , 也有的一回到家就恨不得把学校情况全都说出来 。 这让部分家长很是苦恼 ,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想培养孩子兴趣 , 送去培训班 , 但得知道孩子是否感兴趣 , 可孩子什么也不说 , 看到老师分享的课堂记录视频 , 看到孩子又玩得很开心 , 孩子真是矛盾共同体 。
什么|每个家长的烦恼,如何让孩子分享幼儿园情况?换一个方式询问
文章图片

听到这位妈妈的结论 , 引起了各位宝妈的一致认同 , 这就和我家中大娃的情况太相似了 , 刚上幼儿园的时候 , 那叫一个金口难开 。 这之后我们咨询了幼儿园的老教师才得知原委 , 找到了打开“话匣子”的钥匙 。

  • 每个家长的烦恼 , 如何让孩子分享幼儿园情况?换一个方式询问 那么孩子读幼儿期情况只字不提的原因是什么呢?每次问孩子在学习伙食如何都不说;不管这么问 , 都不分享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孩子为何如此抵触这些问题呢? 总结大家的困惑 , 一是孩子不愿分享在校伙食情况;二是担心孩子在校受欺负 , 受威胁 。但其实原因并没有这么复杂 。一、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度 宝宝初入新环境 , 进到幼儿园 , 见到的都是生面孔 ,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规章制度、虽然有些宝宝表面不会哭闹 , 但内心还是产生抗拒和害怕心理的 , 并没有进入真正的放松状态 , 特别是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 , 会产生高度的心理压力上学 , 这点心理压力对孩子来说是不小的 。面对这些压力 , 孩子一回到家又要面对家长的夺命n连问 , 就选择了回避问题进入自闭状态 。二、各个孩子的记忆性不同 对于大人来说 , 每天吃了什么东西 , 刷牙洗澡这些陈述性记忆是很简单的 , 当天不用刻意回忆 。 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 , 还是具有很大难度的 , 每次询问家中大娃 , 都要思考还长一段时间才能说出一些 。所以 , 孩子讲不出校园伙食情况是属于正常现象 , 孩子的记忆更多的是具体形象记忆 , 要花好长一段时间回想当时画面 , 在匹配上知道的文字进行描述 , 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 。三、家长的提问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一接孩子回家就夺命问问题:今天胃口好吗?吃了什么?喜欢吃吗?有没有听老师的话…… 所以 , 想了解孩子情况 , 提问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
  • 五个转换问题的方式 每当我们要询问孩子问题时 , 都要想一想如何问才适合 , 而面对家长的夺命问题 , 孩子更多的时候不是不想答 , 而是不知如何回答 。 比如我们问孩子吃了什么饭 , 大人来说知道具体描述饭菜情况 , 而孩子的认知里早午饭都是饭 , 不能具体理解 。一、在学校表现怎么样? 作为放学第一问 , 最为重要直接影响孩子情绪心情 , 我们不能用这种逼问的方式 , 可以换一张表达方式:让我们一起分享今天的快乐时光吧(以朋友的态度) , 父母与孩子共同分享今日快乐 , 提高孩子对学校的好感度 。二、在学校表现得好不好 。一天内发生的很多事孩子不能全部记得 , 但被表扬一定能记住 , 所以你直接以反面视角发问 , 这会让孩子马上情绪低落 , 如果有被批评 , 那就更不开心了 , 换一种表达:今天和同学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呀?(问问与老师同学的互动) 三、吃饭吃干净了吗? 幼儿园老师都会采取贴纸小红花的奖励机制 , 看到孩子没有得到的话 , 就不要直搓痛点了 , 换成聊聊幼儿园伙食与家里伙食的差异 , 引导孩子讲出来 。四、喜欢哪个老师呀? 这种问题会引导孩子产生对老师的情感偏向 , 换成鼓励孩子多与不同老师沟通 , 增强孩子对幼儿园感情 。五、有坏孩子欺负你吗? 孩子间总会产生小磨察斗斗嘴 , 但幼儿园不存在欺凌欺负 , 这样问会导致孩子对欺负的认知偏差 , 稍有碰撞就定义为欺负 , 不然换成:今天和哪些小朋友玩得最开心?交了哪些好朋友? 总结:在幼儿园孩子都希望得到认可 , 在家里也是一样 , 切勿把孩子的不好情绪放大 , 多从正面询问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