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在孩子面前示弱,走出带养的三大误区

父母怎么在孩子面前示弱,走出带养的三大误区
文章图片
“宝贝 , 这么多东西妈妈提不动了呀!哎呦 , 手好疼”一边装作袋子很重 , 一边假装手疼地把东西放下来 。 这是儿子五六岁的时候 , 我经常会扮演的桥段 。
每每这个时候 , 儿子都会像个男子汉一样 , 一本正经地冲过来 , 一边担心看我的手 , 一边豪气地对我说“妈妈 , 我来帮你提” 。
于是 , 我总会从袋子里拿出一些东西 , 把剩下的一些 , 感觉五六岁的孩子需要出一些力气的物品交给他提 。
从超市到回家的路差不多十分钟 , 等我们走到差不多七分钟的时候 , 就会看到五六岁的儿子小脑袋上开始冒出了些汗珠 。
这时我也只能装作力气恢复了 , 减轻一点他的负重 。 就这样在经常性的示弱的过程中 , 觉得孩子愿意付出 , 高兴付出的时候越来越多 。
父母怎么在孩子面前示弱,走出带养的三大误区】很多时候 , 家长都会反应说孩子这不会做 , 那不会做 。 好像做什么都不行 , 怎么做都达不到要求 。
其实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 , 应该多去回想一下自己在带养孩子的过程中 , 有没有给到孩子去尝试 , 去做 , 去行动的机会 。
很多家长一边舍不得让孩子做 , 一边又怪孩子做什么都不行 。 往往自己处在一种纠结矛盾中不知所措 , 还觉得都是孩子的问题 。
在家长们的认知中 , 爱孩子就是包揽他的一切 , 让她不受一点点的苦 , 让他不经历一点点的痛 。
可是他们在这么以为的时候 , 其实早就忘了人类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规律 。 他们似乎已经记不得自己是怎么长大 , 是怎么学会一件一件的事 , 获得一个一个经验的 。
在家长的感觉里 , 孩子只要能吃能睡 , 到了一定的年龄 , 该会的就都会了 。 该有的就都有了 。
所以 , 在孩子早期成长的过程中 , 家长们经常会进入到这三个误区 。
父母怎么在孩子面前示弱,走出带养的三大误区
文章图片
误区一:孩子只要能吃能睡就能长大 , 长大了就什么都会了 。
就像你不让孩子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 , 孩子长到七岁吃饭都还是用勺子一样 。 孩子并不是生来什么都会的 。
如果说生下来无条件反射地吸吮和吞咽 , 是他让自己生命存活的基本能力 。 那么接下来的脑神经发育 , 身体发育 , 都需要外界给到他刺激 , 造成大脑中枢神经的统一处理 , 最后传输出去获得对外界认知的讯息 。
然后你会发现 , 伴随各种视觉 , 听觉 , 触觉 , 味觉的不断刺激 , 孩子的大脑 , 身体 , 伴随着心理都才开始经由刺激获得讯息 , 进而成长 , 内化为能力 。
所以 , 孩子不是什么都不经历就可以拥有各种能力的 。
误区二:只要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 孩子就能够开心快乐 。
事实证明 , 很多时候这都是家长们的理解和认知 。 并且家长们还会用自己以为的爱的方式 , 去实施对孩子的爱的控制 。
而还会因为得不到孩子的信任 , 得不到孩子的沟通觉得委屈 , 抱怨 。 如果你的无微不至导致了孩子的对抗或沉默 , 那就请你一定要多去听听孩子说 。
因为太多父母习惯站在权威 , 站在过来者 , 站在有经验的高处俯瞰 。 在他们眼里孩子始终都是那个不懂事 , 应该听从父母的跟随者 。
恰恰忽略了最应该给到孩子的尊重 , 最应该把孩子的主权还给他 。 我们经常会形容说如果一个人的家门口 , 总是有一个手拿棍棒的人溜来溜去 , 那这家人肯定是日日心难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