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后一定要分房!6种方法,教你轻松帮孩子“分床和分房”

3岁分床 , 5岁分房 , 很多妈妈都听说过这句话 。
意思是试图让孩子们在3岁时 , 睡属于自己独立的小床;5岁时睡在自己的卧室里 。
这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心理学家们结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 为家长提出的合理性建议 。
刚开始提出的时候 , 很快得到了一大部分家长的拥护 。
秉承着对孩子成长的负责态度 , 很多家长在大多数教育节点上 , 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
我们没有生养过孩子 , 也不了解儿童心理学知识 , 于是书和专家的话 , 成了我们教养的最好一句 。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 我们渐渐发现很多强制性的行为管制 , 并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 反而让孩子更加焦虑和逆反 。
孩子上学后一定要分房!6种方法,教你轻松帮孩子“分床和分房”
文章图片
于是 , 很多专家和妈妈们开始反思 , 到底错在了哪里?
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够按照这个规则顺利完成分床分房 , 独立入睡 , 我的家庭却因此而闹得不得安宁 。
反对和质疑的声音越响 , 越会让父母们怀疑自己最初的强制做法是错误的 。
“3岁分床 , 5岁分房”的理论是错误的吗?
所有理论的提出 , 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和规律的 。
“3岁分房 , 5岁分床”的理论 , 我国专家提出的依据是:
孩子上学后一定要分房!6种方法,教你轻松帮孩子“分床和分房”】3岁之后 ,
平稳度过婴儿期的孩子 , 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联 , 建立了完善的安全感 。
这时候的宝宝已经有了自我意识 , 已经度过或者正在度过2岁的第一次叛逆期 。
此时的分床 , 对他自我独立意识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
5岁之后 ,
孩子已经经历过了幼儿园的分离焦虑 , 明白父母与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同时 , 也是相亲相爱不会分开的一家人 。
拥有自己的房间并能够独立在房间睡觉 , 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 这将对孩子的自我认知的形成是一个质的飞跃 。
孩子上学后一定要分房!6种方法,教你轻松帮孩子“分床和分房”
文章图片
然而 , 即便这种理论看似秉承了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规律 , 却忽视了每一个孩子的独立性 。
成长过程中 ,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
有些孩子天生敏感 , 有些孩子正处于对黑暗的恐惧期 , 有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成良好的安全感建设 。
强行分床分离 , 势必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
我们作为家长 , 最应该学会做的 , 就是根据自己家孩子的特性 , 融会贯通 , 个性化引导 。
正如同马伊琍曾经在微博上描述的 , 关于她的大女儿婴幼儿时期 , 针对“哭声免疫训练法”的反思 。
马伊琍曾经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随着妹妹的长大 , 我越来越后悔在爱马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 , 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觉 , 但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 , 睡着后她总会醒一次 , 哭着拍手求抱抱 , 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 , 而我就固执地在黑暗中聁她快睡着 , 麻痹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 , 甚至以为她长大了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
孩子上学后一定要分房!6种方法,教你轻松帮孩子“分床和分房”
文章图片
它秉承的主要原理是小孩子是需要有延迟满足和挫折教育的 。
当他一哭你就抱起他 , 他就会从而产生依赖感 , 从此很难在让他学会独立睡觉和其他成长 。
这种方法告诉你 , 当孩子哭时 , 请等待5分钟再过去 ,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 , 会有更好的规则感和独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