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吮吸手指”和“不吸手指”的孩子,长大后,5个差距很明显

经常带孩子的妈妈可能都知道 , 宝宝在年幼的时候 , 总会存在一些那个年龄段独有的小动作 , 比如咬指甲、吃手指、小手固定地抚摸某个身体部位等等 。 很多父母在面对如何处理这些小动作的问题时 , 看法也是不一致的 。
有的爸妈就觉得:小家伙这种行为无伤大雅 , 没必要纠正;孩子吃手指时 , 表情更安宁 , 说明这种行为也有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最后 , 等孩子长大了之后 , 自然就不会做这种幼稚动作了 。
而另一些谨慎的家长则表示:婴儿时期的小动作也是必须纠正的 , 坏习惯在任何年龄出现 , 都不能姑息;而且 , 像吃指甲、吮吸手指、在皮肤上乱摸的行为 , 会让宝宝身体表面的大量细菌四处游走 , 甚至被宝宝吃到嘴里 , 引发各种疾病 , 所以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呢?
从小“吮吸手指”和“不吸手指”的孩子,长大后,5个差距很明显
文章图片
所以 , 宝宝的小动作到底要不要及时制止?
一、吮吸手指是宝宝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
人类生命学研究表明 , 宝宝开始出现认知自觉 , 往往就是以吮吸手指为标志的 。 在这个阶段 , 宝宝进入“口欲期” , 并因此出现吃手指的行为 。
从小“吮吸手指”和“不吸手指”的孩子,长大后,5个差距很明显
文章图片
一方面 , 吃手指可以让宝宝产生类似吃奶时的心情愉悦感 , 让宝宝精神放松 , 另一方面 , 这种放松自然的精神状态 , 也会有利于宝宝的注意力发育和心理成长 。 可以说 , 这种行为是宝宝正常的成长阶段 , 是无害的 。
从小“吮吸手指”和“不吸手指”的孩子,长大后,5个差距很明显
文章图片
二、吮吸手指的宝宝和不吸手指的孩子相比 , 长大后的五个差距
1、性格差距
在吮吸手指的行为中成长起来的宝宝 , 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安定自然的精神状态 , 所以更容易培养出活泼乐观而自信的性格;而没有吮吸手指 , 或者这个行为被家长强行打断的宝宝 , 会由于潜意识里的不安全感 , 而有可能激发出多疑、偏执的性格 。
从小“吮吸手指”和“不吸手指”的孩子,长大后,5个差距很明显
文章图片
2、意志力差距
吮吸手指本身就是一个从吃奶到吃饭的过渡行为 。 存在这种行为的宝宝 , 通过寻找替代母乳的进食方式 , 逐渐适应自身的成长 , 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磨练的行为 。 所以 , 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 , 往往会表现出有毅力、有担当、不依赖别人的一面 。
从小“吮吸手指”和“不吸手指”的孩子,长大后,5个差距很明显
文章图片
3、运动能力差距
吮吸手指的行为发生的年龄越早 , 就越能起到锻炼运动神经的能力 。 宝宝的大脑在出生后依然处于快速的自我完善中 , 这个时期 , 任何下意识的系统性动作 , 都会起到快速锻炼手脑协调能力的效果 。 所以 , 吮吸手指的宝宝在长大后 , 更有成长为运动达人的潜质 。
4、心智差距
经常吮吸手指的宝宝 , 客观上会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处于一种空明状态 , 也就是α脑波状态 。 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中的宝宝 , 更容易培养出持久稳定的注意力水平 , 相应地 , 也更有可能成长为心智成熟的人 。
从小“吮吸手指”和“不吸手指”的孩子,长大后,5个差距很明显
文章图片
5、自省能力差距
现实中我们经常能看到 , 家长们因为急于纠正宝宝的坏习惯 , 结果反而导致孩子大哭大闹的情况 。 宝宝的这种行为 , 是安全感被剥离的体现 。 这样成长起来的宝宝 , 往往就会因为安全感的缺失 , 而变得易怒易冲动 , 不会主动进行自我反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