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生气,不妨读读这篇文章,转给父母

01
为什么日子会越过越累?
为什么会因为孩子做的一件小事莫名火大?
为什么总觉得身边的人对自己不满意?
回到家只想躺着 , 家务不想做 , 和伴侣说话都觉得累;
经常因为孩子做的一件事感到生气 , 发火之后又觉得充满了愧疚感 。
这些“负面情绪” , 你有过吗?
如果你经常生气,不妨读读这篇文章,转给父母
文章图片
听过一个故事:
中午放学回来 , 孩子大声地喊了一声“妈妈” , 兴冲冲地跑到厨房 , 想看看妈妈在做什么好吃的 , 但妈妈一直阴沉着脸 , 没说话 。 看到妈妈在不停地忙碌 , 孩子试图帮忙 , 拿起扫把准备扫地 , 但不小心碰到了柜子上的东西 , 几个碗碎了 。 这时妈妈非常生气地呵斥了孩子:“做又做不好 , 笨手笨脚的 , 快出去!”结果 , 孩子不敢说话 , 小心翼翼地放下扫把出去了 。
其实 , 站在理性的角度看 , 会发现这位妈妈生气不是因为孩子打碎了碗 , 而是另有原因 。
只是这件事成为导火索引发了这次沟通 , 而且这位妈妈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 。
她只看到了“孩子打碎碗”这个行为 , 并没有看到孩子的行为背后是想和妈妈沟通 , 甚至想帮助妈妈 。
02
父母会对孩子做的事情感到生气 , 其实是自己的心理投射 。
比如小时候父亲要让你保持整洁卫生 , 一旦你没有及时做到就生气大骂 , 然而你那个时候无力抵抗 。 慢慢会把这种怒气吸收进去 , 然后深入你的潜意识 , 等到出现相似场景就会触发这个记忆开关 , 这时你将怒气转移到了你的孩子身上 。
如果你经常生气,不妨读读这篇文章,转给父母
文章图片
以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 , 我们会在潜意识里面认可 , 从而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 。 也许你小时候曾对自己说 , 我永远也不会用我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
但家庭教育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 多年后再看 , 要么你和父母的处理方式是类似的 , 要么则是截然相反的 。 但不论哪种 , 我们或多或少都被上一代人影响了 。 在和伴侣的亲密关系中 , 也是同理 。
我们经常生气 , 表面上是气老公不关心你、不够爱你 , 但其实气的是小时候父母没有尽到养护的责任 , 那时候你把怨气压抑了 , 但是内心却是恐惧无比 。
在与伴侣的相处中 , 我们会希望对方多给自己一些关心和照顾 , 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
所以 , 不是孩子、伴侣经常让我们生气 , 而是我们选择用生气的方式去应对事情 。
就像孔雀开屏 , 从正面看 , 非常之美 , 可是假如你绕到它背后看 , 看到的却是光秃的屁股 。
许多事物 , 换个角度看 , 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 。
如果你经常生气,不妨读读这篇文章,转给父母
文章图片
观察孩子和伴侣时 , 你看到的是优点还是缺点?面对孩子和伴侣的一些事情时 , 你看到的是积极正向的一面还是消极反向的一面?
其实 , 事情本没有对错 , 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
在生命的这个旅途中 , 有风和日丽的时候 , 也有狂风暴雨的时候 , 这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 , 尽管生活里有很多事情并不容易 , 但也有好的一面 。
你的快乐与否 , 很多时候 , 取决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认知 。 如果总是生气烦恼、不顺心 , 不妨从狭小的一面跳出来 , 换个角度看生活看事情 , 可能不会那么差 。
比如开始提到的那位妈妈 , 如果看到了孩子的一番好意 , 可能就不会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 , 还会主动鼓励和嘉许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