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迷惑行为”,背后原因不简单,家长别把他当“怪宝宝”

孩子的“迷惑行为”,背后原因不简单,家长别把他当“怪宝宝”
文章图片
婴儿出生前1~2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期 , 2岁时脑重量已达到成人的75%左右 。
小孩子的世界天真无邪 , 他们经常执着于做某件事 , 乐在其中 , 大人却非常不理解 。 有时看着宝宝 , 觉得他怪怪的 。
孩子的“迷惑行为”,背后原因不简单,家长别把他当“怪宝宝”
文章图片
糖果小时候 , 做过许多让糖妈感到迷惑的行为 , 家里人会让我制止她 , 但糖妈知道 , 小孩子有些行为背后藏着许多小秘密 。
孩子的“迷惑行为”,背后原因不简单,家长别把他当“怪宝宝”
文章图片
宝宝玩耍时的“诡异”行为 , 吓坏宝妈
前些日子 , 闺蜜发给我一段视频 , 她偷偷录下宝宝玩耍时的画面 , 感觉很诡异 。
宝宝不仅会对着娃娃说话 , 还给房间的物品取名字 , 有时候自言自语能玩上小半天 。 感觉像有个“看不见的人” , 陪在孩子身边玩耍一样 。
孩子的“迷惑行为”,背后原因不简单,家长别把他当“怪宝宝”
文章图片
闺蜜担心宝宝有心理问题 , 婆婆担心房间里“不干净” , 但孩子看起来身体很健康 , 大家都不想往医院折腾 。
孩子的“迷惑行为”,背后原因不简单,家长别把他当“怪宝宝”】糖妈听过闺蜜形容的情况后 , 联想到糖果小时候的表现 , 回复闺蜜:其实这是宝宝的“泛灵心理” , 闺蜜仔细研究宝宝行为后 , 发现真的能对号入座 。
2~6岁的宝宝 , 会把一切事物都视为有生命、感情和活动能力的 。 他们以为娃娃、玩具甚至是家具 , 都能听懂自己说话 。
孩子的“迷惑行为”,背后原因不简单,家长别把他当“怪宝宝”
文章图片
孩子和玩具说话 , 是把玩具当成“小伙伴” , 这是他心智发育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 等到6岁以后就慢慢变好了 。 只要孩子在平时情绪正常 , 与家长可以良好沟通就没问题 。
孩子的“迷惑行为”,背后原因不简单,家长别把他当“怪宝宝”
文章图片
宝宝的“迷惑行为” , 你家娃做过几个?
除了以上的“迷惑行为” , 宝宝还有很多举动看上去怪怪的 。 其实这是他发育的必经过程 , 家长别慌 。
1)只喜欢一个东西 , 破了旧了也不嫌弃
你的宝宝有没有某件东西 , 是从小玩到大的呢?可能这件物品并不贵也不漂亮 , 但宝宝就是舍不得扔掉 , 也不肯换成同款的新物品 。
孩子的“迷惑行为”,背后原因不简单,家长别把他当“怪宝宝”
文章图片
可能是一个破到不行的布娃娃 , 可能是一个已经掉漆的小汽车模型 , 或者是一块枕巾、被子 。 一旦这个物品被换掉或丢失 , 孩子们会特别伤心 , 甚至达到茶不思饭不想的程度 。 有些人到了成年之后 , 还将这些物品带在身边 。
2)喜欢欺负妈妈
许多人误会宝妈 , 为啥她带孩子时 , 总能听到孩子哭 , 别人带时孩子就很乖 , 一定是她不会带孩子 。
糖妈想替宝妈说声“委屈” , 大部分小婴儿都非常依赖妈妈 , 只想被妈妈哄睡 , 只会抱着妈妈哭 。 把妈妈折磨得精疲力尽 , 却从来不麻烦别人 。 感觉像是在欺负妈妈 , 其实背后的原因很暖心 。
孩子的“迷惑行为”,背后原因不简单,家长别把他当“怪宝宝”
文章图片
3)小婴儿能听懂彼此的“婴语”
“婴语”是否真的存在 , 大家心中始终存在疑惑 。 两个不会说话的小婴也可以对话 , 孩子们聊得很开心 , 大人完全听不懂 , 大家通常管这种语言叫“婴语” 。 网上还有家长 , 用小婴儿的声音哄宝宝睡觉 , 而且很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