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警惕新生儿听力障碍,早发现早干预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 今年是第23个疾病日 , 宣传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 , 聆听精彩未来” 。 听力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 因此关爱耳朵 , 保护听力 ,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
近些年来 ,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 , 每年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数量一直持续增长 。 其中 , 新生儿存在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约3% , 每年约有3万名新生儿要遭受听力障碍的困扰 。
【全国爱耳日】警惕新生儿听力障碍,早发现早干预
文章图片
新生儿听力障碍指的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出现了听觉困难 , 听不清或听不到言语声及环境声 , 比如有一些1岁内的宝宝 , 对父母的呼叫是完全没有应答 。 其程度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
轻度:听力损失20-40dBHL , 表现为小声交流时有困难;
中度:听力损失41-60dBHL , 表现一般谈话困难 , 或者听到大声说话有困难;
重度:听力损失61-80dBHL , 表现为直接对着耳朵大声呼喊 , 也几乎听不见 , 或紧紧只能听到几个词;
极重度:听力损失≥81dBHL , 表现为完全听不到 , 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和任何词 。
引起新生儿听力障碍的3个常见原因 , 需引起重视
1、遗传因素:这是引起新生儿听力障碍的主要诱因 , 大约占所有耳聋病人一半以上 , 绝大部分还是难以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聋 。 对于有家族耳聋史夫妻 , 在产前应该对胎儿作耳聋基因诊断 , 便于趁早采取干预措施 。
2、孕期感染:有些女性朋友在妊娠期不注意 , 可能会感染了风疹、麻疹、弓形虫等疾病 , 都有可能会损伤宝宝听力 。 但可以通过孕前打疫苗进行避免 ,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 一旦孕期出现了感染 , 治疗时避免使用耳毒性的药物 , 以免加重症状 。
3、围产期突发因素:女性朋友在围产期出现了缺氧、早产、黄疸等情况 , 也会导致胎儿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 。 因此 , 新生儿出生后应严密观察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全国爱耳日】警惕新生儿听力障碍,早发现早干预
文章图片
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如何进行?
普通病房出生的新生儿 , 48-72小时内应接受耳声发射初筛 。 未通过者于28-42天内 , 再到医院进行双耳复筛 。 若仍未通过者 , 应该在新生儿3月龄内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 , 再进行一次听力诊断 。
住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 , 出院之前需要进行听力筛查 , 需要做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及耳声发射检查 , 未通过者直接转诊 。
因不同地方要求 , 有的地域在新生儿出生后3天 , 就会进行采足跟血进行耳聋基因筛查 。 无论听力筛查是否通过 , 对于有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 , 都需要到门诊接受专业医生的遗传咨询 。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是“未通过” , 家长该怎么应对呢?
目前有很多新生儿的听力初筛没有通过 , 家长忧心忡忡 , 但这并不代表就存在着永久性的听力障碍 。 对于初筛没有通过的新生儿 , 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筛查 , 需要在出生后的42天及3月龄内进行 。
若初筛和复筛还是没有通过 , 需要对婴幼儿进行一系列听力评估 , 包括耳声发射、耳镜检查、声导抗、行为测听等相关检查 。 另外 , 特别是父母有耳聋史的婴儿 , 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基因诊断 。 这样才可以明确听力受损的类型、病因和严重程度等 , 从而帮助医生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
对于诊断为先天性耳聋的婴幼儿 , 可及早验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 不同的耳蜗收费不同 , 有需要的家庭还可以申请费用救助 , 具体应咨询当地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