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以“优”带“新”助推转型公办园提质

2019年以前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0多所幼儿园中仅有5所区属公办园 , 按照深圳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意见》和《深圳市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年)》的工作部署 , 南山区需要在2021年前将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提升到50%以上 , 这意味着一大批民办幼儿园将要转型为公办园 。 而由于各民办园前期基础条件参差不齐 , 导致转型初期面临着队伍不达标、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 。
【单位|以“优”带“新”助推转型公办园提质】为此 , 南山区将所有转型公办园交由区内老公办幼儿园、公办教育集团、部分优质公办中小学及部分高校举办 , 实现以“优”带“新” , 助推转型公办园保教质量的提升 。
发挥举办单位平台优势 ,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 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中之重 。 针对转型园教师学历偏低且部分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现状 , 各举办单位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如花园城三期幼儿园一方面通过“外引进、内培养”的方式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 迅速实现教师全员学历达标且持证上岗;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多样化的专业活动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 全方位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
利用举办单位已有条件 , 更新园所设施设备 。 配置齐全、功能完备的设施设备是保障幼儿园一日生活安全、有序开展的基础 。 然而部分转型园所设施设备老旧或缺失 , 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 , 而转公初期囿于有限的经费 , 环境改造难以一步到位 。 为此 , 各举办单位在深挖自身已有条件的基础上 , 想方设法改善园所环境 。 花园城三期幼儿园一方面紧急从举办单位育才三小“借”了一批被淘汰但经过维修还能正常使用的电脑 , 用于保障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积极借助育才三小与周边社区长期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 , 争取到招商街道办事处、花果山社区党委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 , 将孩子入园离园的主通道改造成塑胶跑道 , 既美化了环境也拓展了孩子的户外活动空间 , 为孩子打造了一个安全、美观、舒适的活动环境 。
借鉴举办单位管理经验 , 优化园务管理工作 。 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晰的工作流程是幼儿园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 然而 , 部分转型园所管理上不够严谨规范 , 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 于是 , 各举办单位在借鉴自身丰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 不断优化幼儿园园务管理 。 花园城三期幼儿园在参考举办单位管理制度大框架下 , 制定并完善了包括会议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以及各岗位职责的《花园城三期幼儿园制度汇编》 , 同时梳理并明确了涵盖招生工作、开学工作、常规工作、延时班工作等内容的《花园城三期幼儿园管理工作清单》 , 保障了园务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 。
整合举办单位相关资源 , 共促园本课程建构 。 儿童本位、因地制宜的园本课程是实现幼儿全面、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 。 基于此 , 各举办单位在充分挖掘并利用自身已有资源的基础上 , 着力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园本课程体系 。 花园城三期幼儿园充分利用举办单位育才三小的校园、教师、家长和学生等资源 , 重点打造了一套幼小衔接课程 。 通过改变以往幼小衔接中幼儿园单方面唱独角戏的做法 , 真正打通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入学准备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入学适应两个阶段 , 加强园校之间的深度对话与紧密合作 。 此外 ,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也同样依托高校特有的人才资源以及校内实验室、种植基地、湿地、植被和场馆等各种环境资源 , 建构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 , 为孩子拓展了成长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