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985博士毕业后回家啃老8年:什么是教养最大的失败?


孩子|985博士毕业后回家啃老8年:什么是教养最大的失败?
文章插图

高智商“巨婴”,打脸了多少父母?曾看过一个荒诞的寓言故事:一个小孩凡事都会依赖父母,母亲在出远门时,将其脖子上套了一个大饼。父母期望孩子能健康度过这段独立的日子。父母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奄奄一息,活活饿死。原来,这个小孩只吃眼前的饼,吃完了眼前的饼都不愿转一下,他因懒惰而死。
孩子|985博士毕业后回家啃老8年:什么是教养最大的失败?
文章插图

这个短促悲凉的故事折射出一个孩子成长教育的真谛:没有一个孩子会一夜长大,8岁你不让他自己整理书包,18岁时你不让他独自融入大学校园,28岁你还给他钱买名牌鞋,而38岁他或许就会选择“啃老”。最近,37岁“肄业博士”李明亮的故事重新回归视野,读完7年博士的李明亮带着十几箱书,悄无声息返回农村,没有踏出家门半步,不顾年迈父亲疾病缠身,家中一贫如洗,理直气壮成为“啃老一族”。原生家庭与农民父母,亲情与矛盾,教育与独立,当这些关键词再次放大了寒门学子挣脱逼仄山村的贫苦之路,跃入中产阶层,却跌入“啃老”的窠臼,这个反转让很多人唏嘘不已:啃老变成孩子的习惯,某一天发现“无人可啃”,谁又为他们的未来埋单呢?
孩子|985博士毕业后回家啃老8年:什么是教养最大的失败?
文章插图

“寒门博士”求学路:只要读书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肄业博士”李明亮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从小就显现出突出的学习能力,同龄伙伴要做几遍练习题才能掌握的知识点,他一遍就能掌握老师讲授的核心知识,上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奖状都糊满了家里的土墙。
孩子|985博士毕业后回家啃老8年:什么是教养最大的失败?
文章插图

父母欣喜家里会出一个人才,便对他寄予厚望。就算收入再微薄,父母永远“挤出”费用给他交学费、买辅导资料,只要孩子成绩好,以后考上好大学改变家族面貌,为其争光,一切都值得。为此,父母狠下心:村里人都盖了新房,李明亮家却还是砖墙泥胚;父亲睡的床,是别人不要了送给他的;屋顶漏水,父亲老得上不了房顶,一直没有修补;已婚的妹妹不得不拿钱补贴家里,老母亲还外出离乡,做小工赚辛苦钱。他更是不负众望,一跃进入教育的金字塔巅峰:本科985毕业之后,他又一路读了硕士、博士。2013年,“在读博士”李明亮突然一声不吭回到农村老家,父母以为他是衣锦还乡,还为他摆了宴席。
孩子|985博士毕业后回家啃老8年:什么是教养最大的失败?
文章插图

然而,事态的发展并不乐观。李明亮几乎闭门不出,遇到任何乡里人打招呼都是低头漠视回屋,就连疾病缠身的父亲跌倒在农田里,他也不会伸手去扶。几年过去,看着和儿子一样大的小伙子都已成家,要么是接过父辈手里的锄头下地,要么是外出打工养家,而李明亮在家里吃“闲饭”。甚至一次父母劝解他去工作,李明亮不顾全家人供其读书的艰辛,失手打了父亲。父亲万分痛心,怒其不争,报了警。无奈之下,一家人求助媒体挽救这个孩子。李明亮此时才对着镜头讲述了住在心里的“另一个自己”。李明亮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品学兼优小孩,但性格过于内向,始终不愿意与外界展示学习以外的B面,“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更不懂人情世故”。孩子四年大学,基本没有朋友,也和老师走得远,与室友还发生过矛盾,关系一直很紧张。读博期间有一段难以解开的心结,室友表面上对他笑脸相迎,可背地里使劲折腾他。